陈红玉又是一声叹息:“只是要背井离乡,到底有些担心。”
钱宝儿安慰道:“姑娘也别太操心了,先看着吧。”
陈红玉饮了口放温了的红糖姜汤,放下碗道:“眼下也只能这样了。”
第二日他们回去三棵桂村,趁着饭后闲谈,杨天佑将要去同心县出任县丞一事说了。
果然不出钱宝儿等人所料,周兰英杨有义夫妇俱是反对。
周兰英尤为生气:“先时你们说要搬出去住,虽然兄弟二人还没分家,但你们执意要求,我们也就应了。可那同心县远在千里之外,你这一去,若是我跟你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只怕等你赶回来,我们在那地底下都喝了孟婆汤要投胎了。”
杨天佑笑道:“娘这是说的什么话,不过是与你们商量,好好的怎么还咒上自己了?”
周兰英赌气不看他,只暗自垂泪。
杨天佑转向他爹。
杨有义却摆摆手,道:“这个家你娘说了算,你别问我。”
结果反倒被周兰英瞪了一眼道:“你的好儿子,你倒是不上心,全都推给我。怎么,我是那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杨有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拍了拍衣裳道:“我去田里头看看。”
周兰英还追着骂:“看看看,就知道天天扛个锄头去田里头,你田里头能挖出什么金宝贝银疙瘩来?”
杨天佑心知他娘还在气头上,这时候无论自己说什么,只怕她也是听不进去的,只好岔开话题。
回到院中,才关上门,陈红玉就觑着他笑:“我说什么来着,婆婆定不会依你的。”
杨天佑笑道:“少不得再慢慢同她说吧。”又看了陈红玉,“倒是娘子你,真个愿意与我同去?”
陈红玉见钱宝儿和青青先进去收拾卧房,方才笑道:“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无论相公想要做什么,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我都跟着相公,以后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杨天佑满足道:“有娘子这句话,我便安心了。”
他二人正说着话呢,就有人来报,是李秀芝来了。
杨天佑便道:“那你们先聊,我去同天福说几句话。”
李秀芝一进来便笑道:“早知道你们今日回来,我在家是一点也坐不住,就怕打扰你们,好容易挨到了这午后,可算是能来串门了。”
陈红玉迎了上去,拉着她的手笑道:“你还好意思说呢,先头不知道是谁讲的得了空就要往我那里去坐坐,等了这么久,连个人影子也没见到。”一面说着,将她引到了厅上坐下。
因院中尚无茶水,钱宝儿便让青青去前头取来。
李秀芝瞧见,撇嘴向陈红玉说道:“你这公公婆婆也不怎么样,知道你们回来要住几天,这院里连个茶水炉子都不给续上。”
她说话直白,陈红玉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要挽尊道:“公公婆婆都是心性爽快的人,这些小节注意不到也是正常的。”
李秀芝如何不明白她的意思,哼地笑了一声,又问她道:“才我进来,怎么听见你们家人说,你跟你相公要出去?”
陈红玉看了钱宝儿一眼,钱宝儿也不好说什么。
李秀芝见此,奇怪道:“怎么,这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吗?我琢磨着你们不是已经搬出去了吗?这再要出去,是去哪儿?”
陈红玉也不好瞒她,便道:“相公他,想要去同心县做县丞。公婆为了这事儿,正闹不愉快呢。”
“哟,做县丞那可是好呀,”李秀芝笑了起来,“那你往后可不就是县丞夫人了?哎哟,是我这小妇人无礼了。”她说着还站了起来,作势要给她行礼。
陈红玉赶紧拦住她:“你少来打趣我吧,什么县丞夫人啊,连个品级都算不上,你可别拿我取笑了。”
李秀芝却不以为然:“那也总比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来得强。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你公公婆婆还不让去呀?别是想着三年之后还等着他蟾宫折桂吧。要我说,能抓住眼前的就先抓住,三年后的事情,谁能说得清呢?”
钱宝儿在一旁听了连连点头,她这话可真是话糙理不糙。
陈红玉本就为这事烦心呢,她不愿多说,反问李秀芝道:“你呢?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你还好?”
李秀芝看着她一挑眉:“怎么,你婆婆还没跟你闲话吗?我,要合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