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关关 > 第71章 青山小筑

第71章 青山小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本地风俗,出嫁女儿应在中秋节前归家一趟,奉上节礼,以示孝顺父母。

是以陈红玉和杨天佑夫妇便挑了八月十二这个好日子,装了满满一牛车的节礼,夫妻二人往杏花村去。

及至陈家,陈老爷早就拄着拐候在门口。

一段时日不见,钱宝儿只觉得他两鬓白发又多了些,更显老态龙钟。

连钱宝儿都看得出来,陈红玉这个做女儿的,更是不必提了。

她幼年丧母,幸而还有父亲的疼爱,如今嫁作杨家妇,除非逢年过节,也难见上老父一面。

不能在跟前尽孝,她本就心存愧疚,如今见父亲一年老似一年,教她如何能不伤心?

虽如此,陈老爷见着女儿女婿上门,精神到底还好,拉着他们絮絮叨叨说了好些话,又一处吃了中饭。

陈老爷本想多留他们一阵,无奈他们还要坐船回去,晚了夜路难行,陈老爷也是知道的。

因此他并未再多挽留,只叫刘管家将自家庄子上所产物品,大大小小装了许多,依旧叫陈红玉带回去。

临走前,陈老爷在门口相送,就如同来时一般。

也不知是不是钱宝儿的错觉,仿佛陈老爷的背更佝偻了一些。

牛车往前走,陈红玉落下一滴泪:“说来也是好笑,以前在家时,总嫌我哥哥愚笨,怕老婆,更恨嫂子可恶,可今日回来见不到他们,我这心里竟还生出了几分想念。”

她说着又笑了起来:“宝儿你说,我这是不是疯了?”

“怎么会?”钱宝儿笑着安慰道,“娘家与婆家自是不同的,可惜今日少爷和少奶奶带了小少爷,也往少奶奶的娘家去了,属实不凑巧。姑娘也不必伤心,再过几个月就是年底了,届时再回来一趟便是。”

陈红玉点了点头:“说得也是。”又感慨,“还好,两处离得不远,若是嫁到外地,一年也见不上一次,那才不晓得会怎么样呢。”

钱宝儿笑道:“姑娘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先歇会儿吧,等一下还要坐船呢。”

陈红玉点点头,本打算闭目养神,却又想起一事来,对钱宝儿说道:“临走前,范大娘不是给了你一袋桂花吗?我想吃桂花糖糕了。”

“这还不容易?”钱宝儿答应道,“等回家我就做。”

陈红玉终于笑了起来:“可算有个盼头了。”

回到三棵桂村,才吃过晚饭,周兰英便神神秘秘地对陈红玉招了手,带她去到自己的房间里,将一样事物塞进她手里,叮嘱道:“好生收着,这可是我今日从庙里求回来的,说是定能保你生孩子的。”

陈红玉一瞧,原来那是一道符。

她哭笑不得,才要说话,就见周兰英就端起桌上一只茶碗,递给她说:“还有这个,快喝了它。”

钱宝儿在边上伸头看过去,那碗里盛着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只是热气蒸腾,带着一股奇奇怪怪的土腥味。

陈红玉不禁微微侧过头,皱眉道:“这是什么?”

“这你就别管了,快喝了它。”周兰英催促道,“横竖是好东西,我好容易才求来的。”

陈红玉面露难色。

钱宝儿见状,赶紧接过茶碗,放到桌上笑道:“哟,这还这么烫呢,估计还要放凉一会儿。夫人不如先随我出去看看陈老爷今日送的东西,里头还有特意给夫人和老爷的呢。”

周兰英一听亲家公又给自己送东西了,自然是高兴的,但还是不忘叮嘱了陈红玉:“也别放太凉了,赶紧喝啊。”

钱宝儿又给陈红玉使了个眼色,示意她看看窗台上的花盆。

陈红玉会意,点了点头。

等钱宝儿回到院中,青青便迎了上来,一脸的为难:“姑娘不知怎么了,回来的时候又不高兴了,正在房里哭呢。”

钱宝儿自然晓得她是为了什么,又问:“姑爷呢?”

“姑爷还在前头没回来呢。”青青答道。

钱宝儿猜他应当还在陪着他爹说话,于是自己进去房中,只见陈红玉果然坐在妆台前,却不卸首饰,只在灯下默默垂泪。

“姑娘,”钱宝儿走了过去,“那碗汤药,姑娘没喝吧?”

陈红玉摇了摇头,拿帕子擦了眼泪,又抬眼看向钱宝儿,眼中满是不甘:“为什么?为什么她们一定就觉得是我的问题呢?以往也不过嘴上说说,可如今进去求神拜佛,连土方子都要了来,这是笃定我生不出来了?”

她越说越气,豆大的泪珠又滚了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