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辞脚步沉稳地朝着升旗台走去。
原本在各自交谈与好奇的人群,注意到宋辞上台的举动,目光纷纷朝升旗台上看去。
但依旧有人沉浸在交谈中。
宋辞站上升旗台,捋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发丝,眼神缓缓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她清了清嗓子,握住立在台上的话筒。
“各位乡亲们,大家好!我是宋辞。”
她的声音通过两旁的扩音器,清晰地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众人听到声音,安静了一刻。
等宋辞的声音停顿后,众人又开始窃窃私语。
“宋家闺女?不是宋家小子喊我们来的吗?”
“说不定等等宋家小子就上来了。”
“我倒是觉得宋勋不会上来,你忘了前段时间宋辞和杨智文在青山镇闹得矛盾吗?”
“宋辞是觉得报纸上澄清不够,想当众澄清吗?”
“我觉得她应该是要道歉的,她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做出这么多大新闻来。”
“就是,多半是编不下去了,所以想来道歉。”
...
下面议论纷纷,宋辞等待了一会儿,才接着说:“在场的各位应该都不陌生我,最近关于我的很多传闻也传得沸沸扬扬。”
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同时带着几分沉稳。
让台下讲话的人不自觉闭上了嘴巴,竖起耳朵,将注意力聚焦在她身上。
宋辞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前一段时间,青山报社的杨智文声称我作为他的前未婚妻,窃走了他的稿件,还说我利用这些稿件,在我们镇上名声鹤起。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报社,或是受人指使,或是跟风,散播了很多不实谣言。”
宋辞的语气加重了几分,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台下的人群:“这些事情对我,还有我的同事,家人造成了很大影响。今天,我聚集大家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秉承记者的初心,将真相传递给每一个人。”
就在大家翘首以待时,宋辞话锋一转。
“以防大家认为我的一言之词不可信,在这之前,我想请杨智文上台。”
此话一出,广场上瞬间炸开了锅,大家开始交头接耳,四处张望,寻找杨智文的身影。
今天杨智文刚来到青山报社,就见到同事大包小包的拿着照相机,录音笔还有纸笔等往外走。
问的时候才知道,是广场那边围了很多人,似乎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但谁也没听到风声。
一定是个大新闻!
所以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后也出门了。
谁知道刚出门就被一个没见过的女生缠着说自己打算在附近开个早餐店,让他帮忙尝尝味道,他看了一眼,是个春卷。
看上去也格外香甜,反正不尝白不尝,他便试了试。
谁知道这个春卷里面放满了辣椒。
辣得他顾不得多想,接过对方的水猛灌。
刚缓下来,就发现那个女生不见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耍了。
满怀怒气的他来到广场上,人是真的多,但也什么都没有。
而那个女生提供的水,一点儿解辣作用都起不到。
等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发生。
本就没有什么耐心的他转身就想走。
却看到宋辞站上了升旗台,心里“咯噔”一下,涌起一种不详的预感,直接告诉他,宋辞一定是冲他来的。
这里不能久待!
杨智文转身想离开,可那个时候宋辞已经开始讲话。
所有的人都站定在原地看向宋辞。
他这个时候走必定会引起众人的注意。
无奈之下,杨智文只能站在原地。
他下意识缩着脖子,弓着背,试图将自己隐匿在人群里,不过他的神色中满是慌张与不安。
听到宋辞邀请他上台,他觉得心脏猛地一缩。
他周围站着的都是认识他的镇民和村民们。
一时间,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那一道道隐晦又炙热的目光,仿佛是一束束灼热的光,灼烧着他。
杨智文瞬间脸涨得通红,他低着头,后槽牙咬得死紧。
他现在敢断定,宋辞就是冲他来的!
杨智文心情复杂,如果不上去,大家肯定会觉得他心里有鬼,以后绝对会百口莫辩。
可是如果上去了,谁知道宋辞又会做些什么。
犹豫再三,杨智文还是决定上去。
尽管他想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可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觉得他的每一步都十分沉重。
仿佛那不是升旗台,而是他的断头台。
杨智文好不容易挪到升旗台上,他站在宋辞的身边,用眼神问她:你想做什么?
宋辞并没有回复他,反而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她微微侧身躲开话筒的收音范围,用只有她和杨智文能听到的声音说:“现在还觉得嘴巴辣吗?”
话音刚落,杨智文就知道报社门口遇到的那个人是宋辞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