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夏主任就帮佘宁办了入学手续,按照佘宁的意思,这学期她只需要在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过来就行。
离开时,和祝老师一样,夏主任不肯收礼物,最后还是佘宁将水果均分到办公室每个老师的桌子上,夏主任没办法了才接受,而至于糕点,她是如何都不肯收了,佘洪梅只能提着带回去。
离开学校时,系统的提示音准时响起。
“入学报道任务完成,奖励开盲盒一次!盲盒开启倒计时3、2、1”
倒计时结束,佘宁按下面板右下角按钮“开”,界面开始旋转、喷礼花,一个礼盒出现在界面上,“碰”地打开,里面露出黄色的光。
中级礼盒。
获得九成新的真实之眼。
注:来自深海的礼物,传说中,可以看穿任何物体。
使用次数:3次
面板上静静地躺着一颗类似于黑珍珠的珠子,在中级礼盒的黄光中,安静地散发着自己的荧光,佘宁将它收入界面的储物格里。
这个时间段已经临近中午,终于搞掂了两个闺女上学的事情,佘洪梅心头的大石也放下了一颗,心情开心,她大手一挥决定带佘宁在镇上吃完东西再回去。
镇上工厂附近有很多小摊贩,佘洪梅带着佘宁挑了一家看起来卫生干净,食物卖相不错的汤粉档口。
问了佘宁的喜好后,佘洪梅给两个人分别点了份牛肉汤河粉和瘦肉汤米线,等待的时间里,佘宁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人来人往,大部分是附近的职工,现在很多工厂自负盈亏,不少厂子食堂的饭菜做得一般,有些职工会出来打牙祭,还有小部分是镇上的居民,可能不想煮饭,就出来吃一顿。
每个摊位都围着不少人,生意肉眼可见的好。
牛肉汤河粉和瘦肉汤米线很快就端上来了,佘宁试了口她点的牛肉汤河粉,牛肉干柴,汤水清淡,味道普普通通,没有很特别的地方。
她又试了口佘洪梅点的瘦肉汤米线,平平无奇,没她做的好吃。
八毛钱两碗粉,人工成本可能在五毛钱左右,琢磨这些,佘宁心底有了个想法,想法还不成熟,她还没准备好跟佘洪梅说出来。
吃完午饭后,佘洪梅准备去给佘妮和佘老太太打包了几个肉包子,佘妮牵着车架跟在她身后,好奇地打量着八十年代的镇上。
并不是很宽敞的石子路上,一些自行车或三轮车穿梭其间,偶尔会看到小汽车路过,街道两侧的房屋,有红砖瓦房,也有青砖黑瓦的古民居。
行人们的服饰脱掉黑、灰、蓝,换上了各种色彩鲜艳的衣服,受到港城那边的影响,人们的风格大胆、前卫,阔腿裤、翩蝠衫、垫肩西装随处可见。
目光所及,到处呈现出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景象。
很快就来的卖包子的摊位,人有点多,佘洪梅将车子锁在一边的大树下,让佘宁在树荫下看着车和东西等她。
她自己过去买包子。
佘宁看着她过去后好像见到认识的人,开始时很高兴地和买包子队伍中的一个婶娘聊天,不知道后面说了什么了,佘洪梅的表情变了,等她买完包子回来,虽然她还是笑着,但明显不是之前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开心。
骑着自行车回去,佘洪梅一言不发只顾着埋头蹬车镫子,握着车后座的铁边稳住身子,佘宁想了想,还是开口。
“妈,那个婶娘说什么了吗?”
“你看见了?”
佘洪梅原本不想说的,但想到迟早都会知道,佘宁也大了,也就没瞒着她。
那个婶子就是收她们家瓜菜的老板,刚才她们聊了几句,老板娘抱怨说现在摆摊子的人越来越多,她开饭店成本高,竞争大,说生意不大好,提前给佘母打预防针,说以后有可能会减少瓜菜的收购。
“唉。”想到这个收入减少,佘洪梅心情就低落。
佘宁没想到机会来的那么快,她才刚有个想法,机会就送上门了。
“妈,你觉得镇上那些小摊贩生意怎样?”佘宁问道。
佘洪梅想了下最近这两年在镇上看到的情况,开口:“看着不错,应该挣了不少。”
“其实,我们也可以去摆摊。”佘宁掰着手指给佘洪梅说道理,“你看今天咱们吃的粉汤,味道一般,两碗也能买个8毛钱,除去成本和人工,这两碗就挣了三毛多。”
“我的手艺,妈你也吃过,肯定比他们的好吃,我还有还好多种配方,可以做卤肉、包子、汤粉、烧饼等等。”
“要是拿去做生意,肯定有市场。”
“佘妮现在上学,家里奶奶的情况也越来越好,我不用去学校可以照顾家里,妈,你真的可以试试。”
佘宁一句一句地将她的疑虑打消,佘洪梅听着听着,心里的天秤逐渐偏了。
摆摊,好像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