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老太太不需要人喂,过会去收拾就行,佘宁送完就出来,饭桌上,佘洪梅和佘妮已经帮忙盛粥在等她了。
等她上桌,佘洪梅看着今天的菜式,有些惊讶。
“阿宁,你炒菜的技术真的越来越好,这菜闻着就香,绿油油,脆生生的,看着也好吃。”
“你那舌头天生就是会吃的。”
佘母一点都没有怀疑这有什么不对,以前佘宁炒菜的手艺也很好,出去吃个饭就能将人家的菜式复刻得七七八八,以前老爷子还在的时候,就说佘宁有一条金舌头。
佘宁今天露的这一手,佘母只以为她又去哪里专研出来的。
佘母说这话无心,但佘宁心中一突,金舌头,她也有,在上一世她转型做美食博主,除了喜欢研究菜式外,金舌头也是原因之一。
太过于敏感的舌头,外面吃的东西都差强人意,自从她有能力后,都是自己做饭,带饭上班的。
佘母不知道佘宁在想什么,用筷子夹了一根通心菜,又夹了口苦瓜,完了大喝几口粥,她满意地感叹。
“果然好吃。”
苦瓜的清脆与豆豉的醇香相互融合,既清爽又开胃。
通心菜本身的清脆口感与腐乳的醇厚香气相互交织,带来一种既清新又浓郁的味觉体验,这两个菜搭配着软糯可口的大米粥,简直就是享受。
佘母伴着菜连喝了三碗白米粥,站起来时,裤腰带都要松个几度。
“喂猪都不是这样喂,现在真的什么都吃不下了。”佘洪梅摸着肚子说道。
“妈,还有煨红薯呢!你可不要跟我抢。”埋头在碗中,吃得喷香的佘妮,抬起头咽了下口水说道。
众人看着她这小馋猫样,都笑了。
午饭后,大家歇息了会,就各忙各的。
佘洪梅闲不住,身体好了点后,风风火火地扛起锄头就出门,用她话说的,土地知道你的劳作,你付出多少,它就还你多少收获。
一年365天,农民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佘宁拦不住她,看她精神确实不错,也随她去了,关了院子门,佘宁将早上用的竹筐背到柴房。
佘妮和佘老太在睡觉,为了以防万一,放下竹筐,佘宁转身将柴房的门也关上。
那团麻绳般的渔网静静的躺在竹筐底部,佘宁伸手将它拿出来,凑上去细细观察,灰色,很多根细绳扭成一条的粗绳。
魔法森林的渔网,传说中这个渔网能网住任何你想要网住的鱼?
“系统,这个怎么看都是一根麻绳,如何网住鱼?”佘宁不解就问。
“无法作答,请宿主自由探索。”
“网鱼如何操作?将常规的抛渔网那样,将渔网抛进水里吗?”
“无法作答,请宿主自由探索。”
……
……
“你能提供什么帮助吗?”
“不能,请宿主自由探索。”
很好,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冰硬的机械声也非常机械。
自由探索而已,容易。
下河村之所有叫做下河村,就是因为它附近有一条河,还是入海河,那个河水有些咸,不能喝和浇灌,平日里都是用来冲厕所的。
佘宁记得她们家有一艘船,记忆中,前些年赶集的日子,佘老爷子都会撑着船送她们带对岸,然后在江上撒网捕鱼,放虾笼,等她们赶集过来再去对岸载她们回来。
那条江有种毛蟹,类似于后世很出名的大闸蟹,中秋前后,黄满膏肥,好吃的很。
佘老爷去世后,那艘船就闲置了,那个毛蟹,她们也没有再吃。
说起那艘船,之前好像还有谁要借来着,最后好像是没有借出去,小佘宁没有很清楚的记忆,应该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佘宁不深究,背起竹筐往河的方向去。
小船不大,约一米五的宽,三米左右的长,佘宁找来一根大长竹子,推着船下水后,她站在船中间,一杆子一杆子地撑着船到水草比较多位置。
怕水草缠住船,佘宁将船停在距离她看好的位置还有一小段路程,然后将麻绳从竹筐中掏出来,正研究这要怎么操作。
“检测到水下有大量游鱼,是否开启网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