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寒梅著花未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往常做的老鸭汤、雪花蟹汁、易牙五味鸡、油辣冬笋尖,这些让小厨房最近都不必准备。娘娘今日想吃些清淡的,可做一道清风送爽,汤就要清汤银耳,再做一份千张包子。桐月你去小厨房按单子逐一交代王全。嘉月你去准备茶水,等娘娘喝完药两个时辰以后才能进茶。娘娘最近不宜喝其他的茶,就先给娘娘上白牡丹。”

太子李瑾瑜才从昭华宫宫门进来就听到一直在皇后身边伺候的浮荼姑姑在跟两个宫女交代中午的膳食如何安排。

李瑾瑜本不欲打扰,打算等浮荼姑姑交代完了再进未央殿自己的母后请安,不曾想浮荼姑姑交代刚安排下去一打眼就看到了太子。

浮荼姑姑跟在韦氏身边二十多年了,太子向来都十分敬重她,虽然如此,但是尊卑有序,该有的礼数浮荼姑姑一分没少。浮荼姑姑从未央殿的台阶上走下来,在与太子相距不过四五步的时候停下来施了一礼,才柔声问道:“不知道殿下这个时候过来,娘娘刚刚还念念叨着殿下这几日在勤贤殿着实辛苦,怕是今天不能得空过来了。今天的午膳素淡,老奴让小厨房再加两道殿下喜欢的菜。”

“姑姑多礼了,按辈分我应当敬您,以后礼不可多。母后身体抱恙,做儿子的哪儿还有心思想着自己的口腹之欲?况且听浮荼姑姑刚刚交代宫女,瑾瑜觉得合乎胃口。”

“那既然这样,老奴就不自作主张了。只是殿下和娘娘两个人用膳,刚刚的分量唯恐不够,不若再加一分江瑶清羹并一屉汤团?听娘娘说上次殿下来吃过一直念着。”浮荼姑姑想到皇后娘娘念叨太子殿下像个小孩儿一样因为吃食不够而遗憾的样子,不禁些许笑容挂上了嘴角。

“多谢母后记挂,姑姑费心了。江瑶清羹就好,汤团这次就不必了。”太子说着上了台阶,边走边问:“浮荼姑姑,母后今日感觉如何?”

“早上太医来看过,说是娘娘比之前前几日有所好转,娘娘今日也有了食欲,只是不喜荤腥,吃了丁点儿就要恶心呕吐。太医又开了健脾开胃的药。”

小圆子一直跟在太子身后,直到到了未央殿门口,他先浮荼姑姑一步掀起了青色的引凤团花帘,太子挂心着自己母后的身体进了门,倒是浮荼姑姑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番小圆子,才跟了进去。

韦皇后早就在屋内听见了外面的动静,记起太医反复叮嘱自己不能见风,加上自从身体抱恙以来,终日恹恹,总是不大愿意动弹,因而坐在楠木榻上等着皇儿进门。

韦皇后放下手中那本翻开读了没有几页的《百珍记》,不知想起了什么,只是出神地瞧着新糊了窗纸的三交六碗菱花窗。

“母后。”

及至太子进来唤她,韦皇后才把有些飘远的思绪从往事中挣脱。

“母后听严太师说皇儿近来在学业上大有进益,三司六部诸位大人也多次上书请立国君……”

“母后,孩儿今日只是来探望母后,孩儿现在唯愿母后早日安康……”

虽然皇宫内外在他还年幼时流言四起,那些关于他母后的传言他不是一无所知,但他自小就收到长阳子的教导,后来又有最为公正博学孰知治国理政之道的严太师做老师,加上韦皇后从来不因为他以后要为一国之君就对他严苛以待,反而因为他以后要身负天下,肩负起整个乐景,所以韦皇后对儿子李瑾瑜从小宽正以待。

所以李瑾瑜从来就没有信过那些三人成虎的谣言,后来渐渐长大,母亲教他治国理政之道,教他骑射剑术,寻了整个乐景最为刚正,性格又极为宽厚的人做他的伴读。至于朝堂上的那些事,韦氏也从来没有什么一家之言,一人把持,自从李瑾瑜过了总角之期,韦皇后就拿每日递上来的折子教儿子如何批阅奏折。

像这样的朝堂之事,桩桩件件,韦氏为儿子,为以后的乐景国君谋之久远。

因而今日李瑾瑜听着母后话里的意思,一时有些无所适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