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京城。
既然在京城看到过这种图腾,那就意味着早前在江南遇到的那些人,并非是偶然出现,而是早就开始在陈国活动。
再深入想一层,也许这些人从京城开始就将赵洵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
常超疑惑道:“那为何不在京城就动手?”
郭越答道:“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大人既是朝廷命官,若是在京城出了什么意外,那些人也逃不过去。而且,我觉得那些人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动手,景大人去世过了两年,江南有关他的线索对方也已经都抹去了,他们原先可能以为大人就算去了江南也无济于事。只是没想到大人还能从江南调查出线索来,他们这才不得不出手。”
宁玉成很赞成郭越的看法,“有景大人的案子在前,可见江南镇也在他们控制的范围内,若是与衙门勾结,在那里对大人动手,确实比京城要方便的多。”
“真是人心险恶啊……”郭越啧啧两声,又看向赵洵,问道:“大人,那我们接下来如何?”
赵洵沉思片刻,说:“明日去见孙元,将玉石带给他看看。等玉石有个结果,再决定下一步如何。”
“是。”
翌日一早,赵洵便带上了装着玉石的锦囊,出发去了大理寺。
郭越已经在门口候着了,见了赵洵忙上来请安。
郭越道:“大人,现在去狱中吗?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赵洵点点头,正要随他进去,却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两人回头,却见一个侍卫匆匆来到。
郭越问:“何时如此匆忙?”
侍卫回答:“宫中传话,请大人面圣。”
现在这个时候去面圣?郭越疑惑地看了看赵洵。
赵洵也皱了皱眉,问:“为何事?”
侍卫道:“没说,只是说了这句。”
“传话的人呢?”
“已经走了。”
于是,赵洵便和郭越一起来到大理寺的门前,门口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虽然有些奇怪,但毕竟是圣上召见,万一有什么要事也麻烦。
赵洵沉默片刻,从怀中拿出那个玉石锦囊,交到郭越手中。
郭越捧着锦囊,“大人,这……”
赵洵道:“此事不能再耽误了,我去宫里一趟,郭大人代我去见孙元吧。”
郭越知道事关重大,只觉得这小小的一块石头在手中沉甸甸的,他点头应下,“请大人放心,此事一定办好。”
“嗯。”赵洵拍拍他肩膀,这便上了马,一刻不耽误地往宫里去了。
赵洵一路快马加鞭,不过一会儿就来到了宫门前。守门的小将认得他,远远打了声招呼。
“侯爷今日是来请安?”
请安的话,自然有太后那里派发的入宫令牌,得让守卫看了才能进去。
赵洵下了马,道:“圣上召见。”
守卫一愣,问:“敢问侯爷有召令吗?”
赵洵闻言,也察觉不对,“怎么?”
只听守卫有些为难道:“这……今日未曾接到圣上传唤何人的消息,侯爷若是没有召令,需等下官去通报……”
一没通知,二没召令,守卫不能放人,再加上当时传话的人早就跑了,眼下就算想要对峙也找不到人。赵洵顿时就明白了,这是有人假传圣旨!
“不用通报了,是我记错了。”
调虎离山!
他脑海中出现这四个字时,已然策马踏上回程,待他回到大理寺,直奔地牢而去,却见地牢外已经被守卫重重围住。
赵洵心中一沉,“发生何事?”
众人听见他声音,纷纷往两边让开,尽头,只见郭越站在门口,手中空落落的。
郭越意识到来人,抬头一看,欲哭无泪,“大人,黑衣人埋伏,那锦囊被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