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慈提着东西回到侯府时,正巧见李管家送一人出来,她仔细一看,可不正是前几日才见过的刘公公吗!
姜慈下意识想躲,但也来不及了,刘公公自然也看到了她。
没看到姜慈还好,一看到姜慈,刘公公便又想起刚才和小侯爷的对话。
赵洵猜得不错,刘公公这一来,稍稍寒暄两句就直奔主题,“侯爷,您这次伤得不轻,往后府里还是应该多些人照顾,这样太后她老人家也可放心了,老奴也不用三天两头来打扰。”
就算是拿太后来压,小侯爷也主打一个巍然不动,他端起茶喝了一口,慢悠悠道:“多谢太后好意,不过侯府现在不缺人手,也有人照顾,劳烦刘公公转告太后,不必为此小事劳心伤神。”
刘公公还想劝,“这么多年只有李管家……”
赵洵笑笑,“现在有阿岚帮衬,足矣。”
刘公公哑然,心说这小侯爷是真这么想,还是不懂事啊?他这么想着,又瞥了站在一旁的李管家一眼,心道上回来时已经将话说得很明白了,但凡是个明白人,一听就该明白,不管你这府上有什么人,要么赶走要么藏着,总之不应该拿到明面上来,给太后的旨意添堵。
当时李管家答应着,刘公公还觉得满意,心想这侯府应该都是懂事的人,谁能想到几天后再来,却是一个明白的都没有。
甚至赵洵还当着他面提起那个不知道从哪儿捡来的丫头。
刘公公为这事儿来来回回跑了几趟,如今被赵洵一口回拒,回去还不知道太后要怎么说他,种种事情一想,他此时看到姜慈,自然是一点好脸色也没有。
“哼!”
姜慈正要行礼,却听到对方鼻子狠狠出了一口气,看也不看姜慈,趾高气昂地走了,留下姜慈在原地莫名其妙。
“怎么了这是?”待李管家回来,姜慈小声问道。
李管家也小声道:“叫侯爷气的,姑娘你们买完东西回来了?”
“嗯,都办好啦,我一会儿把手上这些给婶儿送到厨房去。”
李管家忙拦她道:“这些放着我来吧,姑娘还是先去给侯爷报个平安。”
“怎么了?”
“侯爷方才听到姑娘出门,还准备出门去找呢。”
姜慈一听,神色微变,先谨慎问道:“大人他……眼下心情怎样?”
李管家想了想,“尚可。”
姜慈点了点头,“那我去了。”
姜慈进屋时,赵洵似乎已经知道她来了,他放下手里的书信,抬头看了过来,问道:“两个时辰之内?”
姜慈轻咳一声,解释道:“稍微有些偏差,人太多了,挺耽误时间。”
赵洵看着她,轻飘飘问:“你是不是觉得侯府安全,外面也一样安全?”
这话听着云淡风轻的,但听者心中却是警铃大作。
姜慈心想来不及解释那么多,只好先道:“侯爷放心,绝不会给侯府添麻烦。”
赵洵沉默两秒,才冷声道:“这是添麻烦的事吗?”
姜慈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不悦,忽然就想到当初第一次在竹屋见他时,眼神也是这般吓人。当时她想,一定不能跟全剧最恐怖的活阎王待一起,就算是以后回不去了只能留在这儿,她也得想办法离这人远远的,才有可能过上平平淡淡的幸福生活。
谁知道,这一路走来,侯府却成了这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姜慈想到这儿就不由感叹造化弄人,一时笑了笑,给小侯爷笑得一愣。
赵洵心说我这表情是很好笑吗?想来姜慈也是越来越能耐了,毕竟能在他严肃质问的时候笑出来的,姜慈大概还是第一人。
这么一打岔,赵洵那点气也没了,问她,“笑什么?”
姜慈实话实说,“只是想到侯爷心地善良,能在江南遇到侯爷真好啊。”
赵洵:“…………”
小侯爷本来也不是真的生气,只是觉得姜慈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琢磨,做事时也不知道该说她胆子大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赵洵觉得和姜慈相处这么久,仍旧看不透她。不管当时是出于什么目的把人带在身边的,小侯爷这么些年,很少产生过想要保护一个人的想法,可是眼前这位常常出其不意,待到小侯爷意识到的时候已然没有机会,难免有些郁闷。
但此时一番话,又轻而易举地将小侯爷的郁闷一扫而空,心情也莫名其妙地好了起来。
“我……”赵洵一开口,又有些犹豫了,转念一想,当时也不是心地善良,只是公事公办。毕竟姜慈突然出现,身份有疑,他不可能放着不管。而后面发生了一系列事情,虽然姜慈身上仍有疑点,可是两人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深,这让赵洵始料未及;至少在江南时,赵洵也万万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姜慈会出现在他的侯府里。
而现在姜慈跟他说的后半句话,在赵洵听来,也不由觉得当时的“公事公办”有点刺耳,可让他说出为什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