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慈与云歌那日在集市上看到的侍女,便是这位琴心。两人为了能赶上她下一次出府,那日回去后便抓紧时间,不眠不休了两日,总算是将一切都准备妥当。
云歌将做好的易容人面交给姜慈,姜慈借着这两日苦学的成果,自己将易容弄好,虽不比云歌那般炉火纯青,不过外人瞧着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云歌在一旁瞧着,感叹道:“你是不是以前学过?这都能出师了。”
易容这事儿,要说理论知识,归根结底,和剧组里的特效妆有几分相似。姜慈以前虽然没学过,但是也观摩了不少年,不能说是胸有成竹,这心里多少也有点数,比如说从哪儿下手、骨相塑型、细节处要如何调整等等。再加上这两日云歌带着她“魔鬼训练”,姜慈这一实践,自然上手极快。
具体情况不好解释,姜慈顶着琴心的那张脸笑笑,顺势道:“是云歌夫子教得好。”
云歌倒不怀疑,手一插腰,嘴角一勾,“那倒不假,放眼京城,我敢说没人比我手艺更好。”
于是,两人按照计划,在琴心下一次出府时,将人掳走。考虑到琴心也许会将姜慈认出来,此事便都交给云歌出手。前后费了好一番功夫,姜慈顺利替了琴心身份,潜入王府中。虽然这伪装已是十分精妙,但府中情况尚未查明,姜慈认为府中也不是久待之地,便和云歌约定三天后出来。
这第二天才过去一半。
一切都很完美,只是没想到赵洵会在这时候上门拜访。
上门拜访就算了,也没想到原本在前厅侍奉的丫鬟被吓得茶也倒不好,换了她去。
换人也算了,姜慈更没想到的是,只短短这么一会儿的时间,赵洵竟然就将她认了出来!
此时此刻,姜慈被堵在假山这儿,寸步难行,且无语至极。她一时间脑子里转过好些个想法,但当她看到赵洵时,又觉得眼下什么也逃不过他那双眼睛,只好放弃挣扎。
只听姜慈叹了一口气,方才那些惊恐的神情瞬间从她脸上消失,隔着琴心的样貌,她神态间隐约露出了一丝“姜慈”的影子。
赵洵不由感叹,“短短几日未见,姑娘这本领越发厉害了。”
“但还是未逃过侯爷法眼。”姜慈道,“我昨日一整天都没被发现,方才还以为能瞒天过海。”
赵洵一听,还未舒展的眉头又拧起来,“昨日?你昨日就在此了?”
姜慈在一旁察言观色,轻轻点了下头,“昨天只是在后院……”
两人正低声说着,那边边说边走的几人也远去了。
姜慈见状,道:“大人,我们先……”
出去再说。
她话都没说完,刚一转身,赵洵一侧身就把她拦住了。
“走哪去?”赵洵说。
姜慈:……好,看来今天不说清楚就得在这假山里过一辈子了。
赵洵看上去不像是动怒,但脸色也没好到哪儿去,他甚至这个时候还保持着礼节,没碰姜慈半分。
姜慈这事儿没和赵洵商量,是擅自行动,自知理亏;但她随即又想到自己在王府这两天也没出什么岔子,要不是今天意外遇到赵洵,这事儿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过去了。
一想到此,她觉得还有缓和的余地。
“人来人往,不便谈话。”姜慈低声道,“不如大人等我从王府回去,再将事情原委告知?”
赵洵便问:“你在此处是为了查你身世?”
“是。”
“和王府有关?”
“……是。”
大概是看她有问必答,赵洵神色缓和了一点,最后问道:“你打算待到什么时候?”
姜慈立刻道:“明日就回。”
赵洵反问:“还要到明日?”
姜慈支吾道:“王府实在有些大,摸索起来花了一些功夫。”
“那好,明日傍晚,我在别院等你。”赵洵看她一眼,退开半步让她出去,“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话吧?”
姜慈愣了一下,道:“记得,只有这一次机会。”
“那就好。”
赵洵说罢,不再多言,快步离去了。
这边赵洵离了王府,姜慈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昨天进王府时都没如此紧张过。
这会儿她在门口见赵洵走远了,便转身准备原路返回,一回头,却见府里的管家正站在自己身后!
姜慈吓了一跳,差点喊出声,“王、王管家,您怎么在这儿?”
王管家专管后院杂物,往常不会到前门来,这会儿也是凑巧,他便问,“方才那人就是赵小侯爷?你们……”
姜慈一惊,心想这人不会看见什么了吧!
姜慈连忙道:“是王爷叫我送小侯爷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