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烤箱、洗碗机都没问题。微波炉、电饭煲因为靠近窗户牺牲了。他尝试着点燃炉灶,转动着旋钮神色有些紧张咔的一声。
“很好,坏了。”意料之中的损坏,他可惜的看着炉灶,现在可找不到人来修。
“只能拿柴火炉应付一下了。”江离走到客厅里的柴火炉,敲了敲管道,担心里面会不会堵。
任何结果都得试验一番,熟练的堆满木材,点燃纸壳扔到炉子里,等待着。纸壳上点点火星落在木头上,而与之连接处摩擦起火,烟雾弥漫上升。江离挑眉,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满意的点点头。
但随之而来的热度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陈理抱着一堆烘好的床单被罩,路过门口看着生火的江离问道:“晚上吃什么?”
“你想吃什么?”江离反问。
“我想吃饺子。”陈理毫不顾忌饺子的难度。
江离想了想确实很久没吃饺子了,而且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确实需要吃一顿饺子来庆祝一下。
“行。”
宋远将他的东西都归置在茶室里,卓颜在一旁记录着,江离和陈理翻查整理。
“大米50公斤3袋、面粉50公斤2袋……”
“花生油5升3桶、菜籽油4升2桶……”
“椰子油?护发的?”陈理翻到两盒白色罐装椰子油,满脸疑惑他记得江离没这么精致啊。
“能吃。”听到这话,陈理不感兴趣的将椰子油放在一旁。
卓颜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着重在椰子油后面加了两个字‘能吃’。
“糖一箱、盐1、2、3、4、……”
“水果有香蕉、橘子、苹果……”
“牛奶5箱、奶粉两盒……”
“红薯、干香菇、干木耳……”
就这样三人持续忙碌着一个多小时,不看不知道,一整理发现家里竟然还剩下不少东西。
“江小离,没想到你的囤积癖关键时刻这么有用。原本打算不够的话,让我老爹空投一些过来。”陈理揽着江离的肩膀,将全身的力量压在他身上。
“走开,热。”江离无情甩掉搭在肩上的胳膊。
“小气。”被嫌弃的某人气哼哼地说道。
江离接过记录物资的笔记,翻看着:“卓颜姐,这些东西,你觉得能吃多久?”他对于食物消耗没有太大概念。
卓颜没想到江离会主动问她,思考了一会儿:“如果省着点的话,大概可以坚持半年。”
看来暂时不用考虑食物的问题,低头看着东西,突然又看向远方。
“得挖个地窖。”
“啥?”
“天气会越来越热,东西存不住。”江离解释着,卓颜在一旁点点头。
“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回京市。”陈理说完打开手机准备让人接他。
江离伸手扣住陈理的手机,不怀好意的笑着:“晚了。”
如盆大的木碗里面放了三分之二的面粉,江离往里面加入温热冒气的水,边倒入边搅拌,慢慢呈现出雪花絮状。
碗底没有干粉后,偏薄的手掌从边缘开始向里揉面。一圈接一圈,揉成一团后,手光面光盆光即可,盖上盖子备用。
卓颜在水池旁清洗着白菜,她负责切菜。宋远只给他们准备了比较好存储的蔬菜,之前江离剩下的蔬菜早就烂掉了。
而陈理则在一旁躺在沙发上扇着蒲扇,吃葡萄。
“真的不用我?”
“不用,你等着吃就行。”这是发生在半小时之前的对话。
看着卓颜一叶一叶地洗着白菜,江离内心非常满意。
他将洗好的肉从头到尾切成片,再切成丁。最后拿起两把刀双管齐下在砧板不停地切剁着。
“江老板,切这么碎可以吗?”卓颜语气缓缓地询问他。
“叫我江离、小江都行,不要叫老板有点奇怪。”江离眉心轻跳,无奈纠正着。
“好的,小离?”卓颜试探地称呼道,江离听到这个称呼手下动作一顿。
脑子里记忆回闪,小时候有个模糊的身影蹲在幼儿园门口召唤着幼时的江离。
“小离快来,小离,妈妈在这。”
只见幼时的江离开心兴奋地奔向那个身影,记忆戛然而止。
江离自嘲地笑了一下,如常回应:“嗯。行。”
而卓颜为什么在江离和小江之间选择了第三种称呼,那是她平时称呼儿子的名字。命运如此奇妙,她从没想过自己的感情会在这里延续。卓颜悄悄抹掉眼角的泪珠,低头快速地眨了眨眼睛。
切好的肉馅儿打入一颗鸡蛋,加入葱姜碎、盐、十三香、味精、生抽、蚝油、花生油、芝麻油搅打上劲。再放入切好的白菜、少量胡萝卜碎搅拌均匀。
江离挑起一筷头馅料儿,凑近鼻子嗅了嗅,感觉有些淡又加了一些盐。
“好了,可以包饺子了。”
江离将醒好的面团分成十几份的面剂子,撒上浮面揉搓均匀按扁。
左右剂子,右手擀面杖。左手不断旋转,右手来回滚动,两手互相配合,中间厚边缘薄的圆润饺子皮就擀好了。
卓颜拿起饺子皮,按照家乡的手法包了一个,展示给江离:“这样可以吗?”虽然区别于北方的造型,但都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