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戾止,我武惟扬。这里就是黄埔军校了。想着沿途看到的凄惨景象,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江澜心中有些难受,平复一下心绪,想起临走之前给宋冷留下的五根金条和布置的在平津多方安插线人的任务,她一阵苦恼,不知道宋冷是否能做好,可眼下江澜实在无人可用。
转眼已至七月,她带着几分期待走进学校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列大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气派的门楼背后是负重前行的军人。生逢乱世,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前仆后继,共赴国难。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江澜常年征战的铁心也松动了几分。她开始不忍起来,开始痛恨起来。可世道就是如此,东瀛铁蹄侵略,国家危在旦夕。
不知怎的,江澜又想起远在天津的陈梓君,想起林郁仁倒下时看她的眼神,那眼神中包含着深深的托付和告别。想到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和她们二人未来孤儿寡母的生活,江澜的心情沉了下来,连带着脸色也黑了几分。虽然交代了宋冷时不时去探望她们,可她还是不放心,林郁仁用命换来妻子的安宁,江澜不想负了这份嘱托。
不一会儿,新生们均已入校,在长官的命令下他们按照名单迅速分好队整齐站好,江澜清楚,这帮年轻人是华国战场的未来。他们今日流血流汗,是为了百姓日后不再流泪和面对死亡。他们身上肩负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殷切期盼,深深信赖。
三年很快过去,江澜将全部心思用在排兵布阵,爆破等知识的学习上,并没有在这里结识多少朋友,她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殒身沙场,她虽不害怕面对死亡,可她依旧不愿意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她自欺欺人的幼稚想到:只要不认识他们就不会心痛。
最终考核来临,江澜从一众男子当中脱颖而出,凭借过人的综合素质毫无压力的斩获各项第一,最终取得综合成绩第一且各单项成绩第一的耀眼成绩。
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绩使她一下子成为黄埔十期最闪耀的新星,委员长甚至已经听说了江澜的大名。又得知她在长城抗战中的优秀表现,他对她青眼有加,毫不客气的夸赞让江澜一时间炙手可热。
几天后,江澜敲开了陈立夫办公室的大门,一个年轻高大的男子已然在那里等候,江澜立正站好,不一会儿便又来了几个年轻人,她余光默默点了点人数,不多不少正好九个。
看着人已经到齐,陈立夫随即告诉他们:鉴于九人的优秀表现,他们提前毕业,代表黄埔前往美国西点军校进行为期三个季度的军事交流和进修。陈立夫希望他们在西点能够学到更多现代化军事技术,这对江澜来说当然是意外之喜。
出了办公室,一个男子叫住了江澜,她转头看去,正是那名最先到达的高大男人,江澜正欲开口,男人却先出声了:“你好啊江澜,女中豪杰,久闻大名,我叫刘逸诚,接下来在西点的大半年我们几个难免互相照顾,交个朋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