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欠的那么多银子还用还吗?我起码还要再还很多年。”松萝不安地问道。
“放心吧,本就是那家钱庄黑心,肯定会有人出来交代欠债一笔勾销的事情。”沈听澜十分肯定地回答着。
松萝点点头,这才放心的开始吃萝卜糕。
“对了,我今日需要出府,世子若是有事找我,就说我去买书了。”沈听澜边交代边收拾着银两和乐谱,抱着一小箱银子出门。
“放心出门吧,有我在呢。”松萝担心的事情已经得到解决,心里压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沈听澜拜托她的事情,她自然会好好的完成。
沈听澜见松萝状态不错,她也放心去完成重振映春坊的大计了。
走到映春坊时,高荣和狄九正在那片废墟上坐着闲聊,见沈听澜抱着一个箱子,高荣上前帮着搭把手,将木箱接过。狄九将那写好的乐谱拿好,简单扫了一眼乐谱后,一扫颓废,眼冒精光带着她去客栈再详谈。
“沈姑娘真是厉害,有了这些,咱们映春坊三个月后一定能再次在东都扬名。”
“三个月?”沈听澜一愣,这个时间未免也太久。
狄九开口解释道,“这当然是重建麻烦,伤财又耗时,所以一时半会映春坊是难重开。”
“那看看我带的这些银子够吗?”沈听澜掀开高荣抱着的箱子,里面摆放整齐的银两让两人惊叹。
狄九简单打量着这一箱银子,“这些大概在五百两左右,不够再重建一个映春坊。”
“啊?”高荣和沈听澜两人都对银两多少没太大的概念,惊讶地感叹道。
“养一大家子人,可是很不容易的,可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狄九幽幽感叹道。
正当沈听澜思索着银两不够那该怎么办,门外响起了一道声音。
师倚琴拿着一袋银两走了进来,门外挤满了衣着鲜艳的姑娘们,她们小声地嘀咕着。
“我们姐妹众人凑了凑银子,也有一百两左右,再加上这些可够?”师倚琴将银子交到狄九手上,轻声问道。
“那当然还差得远,你们别担心,会有办法的。”狄九的目光一一扫过大家的面孔,又看向手中的这袋银子,眼眶慢慢变得湿润,他借着收起银两的功夫掩饰着泪水。
“当然会有办法,我们这么多人,怎么可能会没办法。”门外有人笑嘻嘻地打趣道。
“我这里有沈姑娘准备好的新曲子,你们趁这段时间有空,多练习练习,映春坊再开业那天,可得好好表演。”狄九将乐谱交给师倚琴手上,让她们好生练习。
师倚琴点头接过曲子后,离开了房间,将五首曲子分别发给大家,约定好七日后进行交换。众人见这些曲子如此精妙,迫不及待地回房间拿着乐器开始练习,门外的姑娘们四处散开,像一团小鸟,灵活地飞过来聚在一起,又自由地飞到别处去。
高荣神神叨叨地在一旁数着银子,反复确定银子的数量,他们的钱财都被那场火给烧没了,能再见到这么多银子,真是容易让人失去理智。
可是这这么多银子也不够再建一个映春坊,要怎么才能挣到这么多钱呢?他苦恼地想着这个问题。
沈听澜也在琢磨着如何能挣到钱,她的钱来自映春坊和王府,如今映春坊的收入暂停,只剩下王府每月的月钱。
难道让整个人映春坊都去王府演奏拿银子?世子看起来不像那么沉迷听曲的人?什么场合需要听曲呢,沈听澜摸着腰间挂着的玉笛,拿下来盯着玉笛思考。
“我知道了,映春坊完全可以走进千家万户。”
狄九没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沈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再穷可不干卖人的路子,每一位姐姐的都要好好待在映春坊,自己决定去留。”高荣着急地反驳。
“我的意思是,以前都是大伙来映春坊赏曲,现在映春坊重建,正是映春坊上门演奏的好时机。”沈听澜慢慢解释道。
“我明白了,沈姑娘的提议真是新颖。不过谁会愿意请映春坊上门演奏呢?”狄九倒是听懂沈听澜的话,但谁又会愿意招映春坊去演奏。
“这当然好办,上次那么多来支持师倚琴和谷兰的人,一定会有人愿意来花钱,只要你这边放出风声。”沈听澜满意地弯起嘴角,颇为自得自己想出如此了不得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