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的规划方案商定下来后,王文茵将设计图纸交予张二嫂,“去京城里租店铺的事只能委托赵四郎帮忙找个熟识的庄宅牙人,毕竟他对汴京比我们熟悉。”
“哎,好,小娘子放心,租房的事我会张罗。”张二嫂仔细将纸张折叠纳入怀中。
美容院的事阿萍插不上手,忍不住出声提醒:“小娘子,那我们呢?我们做啥?”
王文茵从袖袋里拿出一张丰收农场的规划图,展开给阿萍他们看。
“丰收农场?”阿萍已经认了不少字,现在的阅读水平跟小学生差不多,简单的字基本难不倒她,“这是做啥的?”
王文茵便将生态农场的规划蓝图给阿萍他们描述了一番。
不出所料,大家听完都很兴奋。
张二嫂本就是农妇出身,早些年家中几亩地都是她跟她男人一起耕种的。只是他们并不懂得堆肥之类的农业技术,几亩地越种越贫瘠,遇上天灾就颗粒无收,最后只能便宜卖给了高利贷还债。
“小娘子这种地方法好特别,虽然没亲眼见过,但我觉得能行,你们说是不是?”张二嫂问其他人。
阿萍爹娘也跟着点头应是,阿萍娘说:“我们家流亡前也是种地的,只是没小娘子这般懂农事,唉,要是早点认识小娘子就好了。”
“娘,你说什么胡话呢,咱们要是没离开家乡,又怎会遇见小娘子跟二婶子。”
阿萍这些日子卖米粉手头积攒了一些银子,听张二嫂说王文茵拉着她合伙买了丰收村的几十亩地,很是心动,也想买几亩地定居下来。
“小娘子,你那个农场可以让我们家也入股吗?”
“目前暂时不考虑加入新的股东。”王文茵没说真实原因是有个促狭鬼已经把农场的股份买断了。
阿萍一家人脸上掩饰不住的失落,低头叹气。
“别失望。”王文茵莞尔一笑:“农场目前暂时不考虑让你们入股是因为农场还在前期开发阶段,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入股有风险。你们不妨先把米线买卖做大了,到时候有了充足的资金,再参考农场的成功模式,自己投资一个新的农场不是更好?”
一句话又点燃了阿萍一家人的希望,“小娘子说的是!”
阿萍爹打着手语咿咿呀呀同阿萍说了什么,阿萍拧起两条眉毛看看她爹娘,又回头看看王文茵,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王文茵看出她的犹豫,便问:“阿萍,你爹说什么?”
阿萍咬着唇,一脸为难,“我爹问,咱们是不是要放弃这间店铺,搬到汴京城里去卖米线?”
阿萍爹李三毛打着手语想跟王文茵解释,王文茵看不懂,便望向阿萍。
“我爹说在朱仙镇这儿做小买卖挺好的,他们很知足,怕去了汴京反而不适应,听说汴京的物价房租都很高……”
阿萍说不下去了,转头打着手语同她爹娘负气道:“爹,娘,不是小娘子逼着咱们去汴京城,是我自己想去!我想同小娘子、二嫂子她们一起去京城里闯一闯,想赚更多的钱给咱们家。”
李三毛两口子一脸惊惶,不知所措,他们这辈子都在底层生活,过的是积贫积弱的苦日子,一年到头攒不起几个钱。好不容易靠卖米粉有了点积蓄,他们已经很知足了,想守着这间店安安稳稳渡过下半辈子,结果女儿却不安分,还想赚更多的钱,他们怎能不担心?
原来是担心这个,王文茵不禁失笑,“李叔,李婶儿,你们呀就安心在朱仙镇里开这间李记米线店。”
李三毛两口子睁大了眼,阿萍娘弱弱地问道:“小娘子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去汴京城了?”
“娘——”阿萍急得直跺脚。
王文茵将手放在阿萍肩头往下一按,示意她稍安勿躁,“你们不用去,只阿萍一人去便可。”
阿萍松了一口气,李三毛两口子却是一头雾水。
“朱仙镇这间店铺今后便是李记米线的总店。”王文茵指着院子里穆叔打造的米线餐车道:“而那餐车便是李记米线的汴京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