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健康饮食倒也没错,只是无须严苛到餐餐清汤寡水,偶尔吃点荤腥油腻调节一下口味,促进食欲,也未尝不可。”王文茵又道:“自古便有药食同源一说,香药不仅能提鲜增香,也有药用价值,举凡使用得当,药膳对身体的康健帮助反而更大。”
赵四郎击掌大赞:“小娘子说到我心坎上了,美味的食物让人心情愉悦,何尝不是一剂治病的良方。”
王文茵笑道:“正是如此,吃得开心,包治百病。”
当下,两个吃货聊完吃食,赵四郎照旧去给后院的人看病问诊,王文茵则跟阿萍、周婆子一起准备酿制酱油。【注2】前一晚她已经让阿萍将大豆去除杂质后用山泉水洗净,再放入缸中浸泡。今日一看,泡胀的大豆大都呈椭圆形,待水分沥干后还要经过一轮筛选,将其中的没有膨胀的坏豆都挑出来,避免影响酱油的品质。【注3】
精心挑选出来颗粒饱满的大豆用纱布包住放入锅内蒸熟至用手指轻轻一捻便碎的程度便可以了。与此同时,王文茵让周婆子将小麦放入干燥的铁锅内炒至少许金黄色,再让阿萍用茶碾将晾凉的小麦磨成粉备用。随后将蒸熟的大豆倒置在簸箕上摊平晾凉,待冷却后再加入先前磨好的小麦粉混合均匀,重新摊平后静置在温暖的灶房内,让大豆与小麦粉充分发酵。【注3】
“小娘子,将这大豆与小麦粉混合真的能发酵吗?”
周婆子在大户人家的灶房里待过几十年,多少了解一些发酵的原理,酿酒便是用大米混合酒曲后发酵所制,只是用小麦粉与大豆混合发酵却是第一次见,难免产生疑惑。
王文茵尽量用宋人能听得懂的白话解释给她听:“将大豆与小麦粉混合后置于温暖的环境里,几日之后表面便会生成一层草绿色的酱油曲霉,有了这酱油曲霉便能促使大豆继续发酵,才能形成酱油胚,最后方能酿造出色泽浓郁的酱油来。”【注3】
周婆子似懂非懂,什么酱油曲霉,她听不懂,但小娘子是识字的,她知道的东西很多,所以她说的话周婆子深信不疑。
大豆发酵需要三四日,饸饹床子再有两日便可完工,调制十三香的同时,王文茵想起今日的帐还没盘过。便从袖袋里掏出文七郎给的荷包,打开来一看,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荷包里装的竟然不是意料之中的赏银,而是一锭金锞子,足有十两重。
“呀,小娘子,今日的赏银居然是金锞子,文老夫人可真慷慨。”张二嫂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生平第一次见到黄灿灿的金锞子,原谅她笑得像个傻子。
王文茵却暗暗叫苦,文七郎啊文七郎,你就算是赔礼也犯不着下这么重的血本吧,这叫我怎么受得起?
“许是弄错了。”王文茵将金锞子收起放入荷包中:“待我明日送还回去。”
送回去???
张二嫂恋恋不舍地盯了荷包好一会儿方才挪开眼,咬着后槽牙道:“这赏银确实重了些,只是……哎……”
王文茵知道她想说既然弄错了,那就索性将错就错,反正文家又不缺这点金子。
她不好告诉张二嫂这其中的曲折典故,便解释道:“文老夫人每日给我的赏银比咱们单卖米粉可多多了,做人不能太贪心,贪心不足蛇吞象,倒是叫人看轻了咱们。”
张二嫂醒悟过来:“小娘子说的是,人穷志不能短,金子虽好,咱们努力卖米粉也能挣得到。”
这就对了!
王文茵很欣慰,张二嫂虽是村妇出身,眼界可比那些京城里的贵妇要宽许多。
翌日,王文茵找到陈武,请他帮忙传话,说自己想见他家七衙内一面,有要事禀告。
没想到陈武却从怀中掏出一封事先已经准备好的信函给她,并告知:“我家七郎已于昨日动身回汴京了,这封信是七郎临走前留下的,他说若是小娘子来寻他便将此信交于你,看完你就明白了。”
王文茵惊讶不已,拆开信一看,在信中文安世说自己知道她想问的是何事,并告诉她赠予她的金锞子并非出于歉意,而是感激她每日变着花样让祖母胃口大开,希望她能将十三香研制成功,做出更多美味来让他的祖母每日都能好好吃饭。
看来文七郎早就料到她会来归还金锞子,所以提前留了一手,打着孝顺祖母的名义,好让她心安理得地收下重赏。王文茵咬咬腮帮子,将信收起,朝陈武福了一福,道:“麻烦小武哥替我转告你家七郎,我必定不负他所托。”
陈武并不识字,也不清楚他家七郎在信里写了什么,不过既然王小娘子这么说了,他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小娘子放心,我必定将你的话一字不漏转达给七郎。”
王文茵离开后,陈武转身去了后院的书房,推开门道:“七郎,我已将你的信转交给王小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