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女子创业记 > 第4章 第四章 猪油拌粉

第4章 第四章 猪油拌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文茵察言观色,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正色道:“我想与师太商量一事。”

“何事?”妙善张嘴打了个呵欠,看样子不太感兴趣。

“师太是否愿意同我一起做卖米粉买卖?”

妙善的嘴张成了“O”型:“做米粉买卖?”

王文茵含笑点头。

妙善有点心动,王小娘子做的米粉比寻常所见的汤饼更爽口弹牙,拿去售卖倒确实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不过她担心王文茵会借机要她出钱出粮,直言:“王小娘子打算怎么合作?我手头既无余钱,亦无余粮。”

“无须师太出钱出粮。”

竟有这等好事!

妙善不敢相信,复问:“无须出钱出粮,那需要我提供什么?”

“招牌和场地。”

“此话怎讲?”

王文茵解释道:“既要卖米粉,那便需要个名头,有静缘庵这块招牌在,食客自然也更放心些。”

“那倒是。”妙善颇为自得:“打着我们静缘庵的招牌出去卖米粉,必定比无名无分的小作坊强多了。”

这也正是王文茵想要的。就目前的处境而言,她还不想让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反而躲在静缘庵这块招牌背后做事相对更简单一些。

“正是如此。”王文茵点头附和。

妙善给徒弟静尘使了个眼色,静尘秒懂,轻咳一声道:“王小娘子借用我们静缘庵的招牌做米粉买卖,我们静缘庵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王文茵抿嘴一笑:“先前我同师太已有约定,赊一石米按民价折算约700文,月息一分,借用灶房多付一分月息,加上静缘庵这块招牌,我愿意再多付一分月息,也就是每月三分利息,共计210文。师太,觉得如何?”

妙善快速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这笔买卖划得来,不过是借个名头就能白得一分利,何乐而不为?不过她还有顾虑:“假设小娘子的米粉买卖惹了是非,岂不是要连累我们静缘庵?”

“师太不必担心,但凡我的米粉买卖出了任何事故都与静缘庵无关。”王文茵给妙善派定心丸:“若是师太不放心,我们可以立字为据。”

这下妙善更找不到反对的理由了,回头跟静尘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两人都很满意这个结果。

“不过……”王文茵话锋一转,又道:“我既买断了静缘庵这块招牌,那便只能由我一人来卖这米粉,师太这边就不能再让其他人参与静缘庵的米粉买卖咯。”

妙善嘴角直抽,心说:你怎么知道我打算等你把米粉买卖做起来之后,再接手过来自己做的?

“什么叫买断?难不成你用一分利就想买走我们静缘庵的金字招牌?”一旁的静尘先急了。

“非也。”王文茵微笑着摇了摇头:“买断指的是在我用静缘庵这块门面做米粉买卖期间,静缘庵便不能再用这块招牌做同样的米粉买卖,否则就是不正当竞争。”

妙善跟静尘面面相觑,王小娘子的话她们大致是听懂了,就是心里很不爽是真的。

“小娘子打算买断我们静缘庵多长时间?”妙善皮笑肉不笑。

王文茵估算了一下:“不长,一年足矣。”

才……一年?

妙善心里的算盘又打上了,一年不长,一年后这米粉买卖就是静缘庵自己的了。

“成!”

“师父?”

妙善给静尘甩了个眼色:师父又不是老糊涂,心里透亮着呢。

“既然师太答应了,那我们便将这排他协议一并写入先前订好的契书内,可否?”

妙善点点头,让静尘去取之前签好的那份契书,顺便将其余条款补充上去。

趁着妙善心情好,王文茵又提了一个要求:“师太可否将东南边那个小灶房借予我使用?”

妙善想都不想就点头答应:“可以。”

反正那个小灶房平日里也没人用,除了每年重要的节日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需要额外添加人手帮忙做斋饭跟供品时才用得上。

就这样王文茵用一碗米粉跟静缘庵的住持师太妙善达成了初步合作,接下去她就可以甩开膀子挖第一桶金了。

王文茵离开后,静尘忍不住好奇问道:“师父,您真的相信王小娘子能做成这单米粉买卖?”

妙善望着王文茵的背影,若有所思:“不好说,不知道为什么王小娘子给我感觉虽然年幼,但心智全然不似一个孩子,倒更像个成年人。”

静尘回想起王文茵跟她谈条件时成熟理智的模样,觉得师父的话不无道理,点头道:“既是如此,师父为何不考虑同王小娘子合作米粉买卖?”

“急什么。”妙善学着王文茵的样子端起茶杯呷一口茶:“先等她做起来咱们再参与也不迟,反正她那块玉佩还在咱们这里,里外都不亏。”

静尘由衷地佩服师父的深谋远虑。

师父就是师父,静缘庵虽香火不济,但在师父英明的领导下兼做福田院,至少温饱是没什么问题。当然,若是手头能再宽裕些就更好了,像那汴京城里大相国寺的烧朱院一般,兼营个米粉院来增加收入,那她们就有余钱修缮庵里破败的院舍,还能给大家添几件过冬的新棉衣。

跟静尘想的不一样,妙善打算开春后去汴京城里的蔡府拜访一趟。她对王小娘子的来历实在太好奇了,倘若她真的不是前朝宰相的嫡亲孙女,那她又会是哪家的小娘子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