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大道》播出的第二天,楼欢骑着自行车被街边卖玉兰花手串的老婆婆喊住了:“诶你,你是不是电视上那个......那个......”
老婆婆想了想,没记住角色名字:“就那个留洋回来的小伙子,是你伐?真的是你啊?哦,你是旁边电影学院的学生哦,怪不得......哦呦,卖相怎么生得那么好,一看就是个乖小囡。”
楼欢生得高,被叫住后老老实实地站在老婆婆面前,低头看着她不好意思地笑。老婆婆看了就更喜欢,硬要送他一串玉兰花。楼欢没推辞掉,就把花穿在背包的拉链上。
一路上也有人转头看他,也有人试探性地对他喊出了角色的名字,他就笑着点点头。楼欢越骑越快,身上涌出了用不完的力气,包上系着的玉兰花串飘在风里,将一阵阵的香气送到他面前。
他想,春天真好,让他生出一种想要迎风张开双臂大喊一声、向世界打招呼的冲动。
当他骑进一条小巷,看了看左右无人,他还真就双手脱把、向两边张开。这姿势维持了不到一秒,自行车就失了平衡,向旁边歪去。
楼欢慌乱地用脚点地,手撑上了巷子里的墙面,蹭上了一手心的青苔。他尴尬地笑笑,把青苔蹭在爬山虎的叶片上,再也不敢搞什么花式骑车,规规矩矩地骑回了学校。
播出的第四天,沪城本地的报纸刊登出了楼欢的一些个人信息,包括他以往出演的剧目以及他现在就读的学校,校门口就多了些探头探脑张望的剧迷。楼欢被爱看热闹的同学拥簇着走出去,涨红了脸在一声声“我特别喜欢你”中给人签名。
他那会儿也不会什么艺术签名,就规规矩矩地写下“楼欢”两个字,写完觉得特别惭愧:“我的字不好看......”
激动的剧迷根本没顾上听他说什么,连声道谢,又七嘴八舌地说着对剧情走向的猜测:“你那个朋友不是好人吧......你什么时候才发现的啊......”
“呃,这我不能剧透......”
楼欢频频往身后看,同学们终于良心发现,将他解救出来:“我们要上课了,先走了,大家也都回去吧。”临了还要调侃一句:“以后也多支持我们学校的大明星啊!”
第五天,他飞去燕京做节目,在演播大楼里迎面遇上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对方看到他也是一怔,然后笑了:“楼欢吧,我特别喜欢你的戏,一会儿别忘了给我签个名。”
这场面特别不真实,楼欢只是腼腆地笑笑,不知道该说什么。主持人并不介意,冲着他点点头离开了。
张天奇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得习惯起来,你要火了。
火是什么呢?
是走在街上忽然响起的一声声自行车刹车皮的响声,是目光热烈的注视,是报纸杂志上铺天盖地的关于他的报道,是接连不断的电话与短信邀约,是让人应接不暇的恭维。
大街小巷都在谈论他,楼欢在无数人嘴里听到自己的名字,却总觉得他们所说的那个人是那样陌生。
他整个人轻飘飘的,像一只流光溢彩的风筝,乘着风飞上九天。
一句话突然像线一样拽住了他,他的思绪在这一震下荡开了些许飘逸如仙境的薄雾。
“你打算去什么单位?”楚群问。
“话剧团的团长前两天给我打过电话了,说我一去就能演主角。”楼欢吃饭的动作一顿,筷尖在金属的餐盒里划过,微微有些刺耳。
“你答应了?”
楼欢摇摇头:“我想......再想想。”
“我拒绝了。”
楼欢错愕地抬起头,看见楚群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神采飞扬:“张天奇导演给我打电话了,他的新剧想让我演男一。我问过师哥师姐,他们说进话剧团以后,团里不一定放人出去拍戏,到时候接什么工作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我想试着自己闯一闯。”楚群说。
来上电影学院的人,若说他们不向往影视圈的星光闪耀,那一定是假话。但他们大都也面过剧组,幸运的也拿到过角色,知道圈子里的机会是多么稀少,好角色又是多么难得,毕业即失业的人向来不在少数。
因此,国营剧团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足以让他们趋之若鹜。
楼欢的父母也催着他拿稳了这份有编制的工作——离家近,吃国家饭,还有什么能挑的?能当电视上那些大明星固然好,但楼欢才刚刚大学毕业,靠一部戏刷了点脸熟,谁知道以后呢!
然而,一部戏都还没拍的楚群却说:我想试着自己闯一闯。
楼欢捏紧了筷子,突然笑出声来:“那好,我们一起,我也想试一试。”
**
楼欢的减肥效果终于过了刘静平导演的法眼,他的食谱也从一根黄瓜变为了鸡胸肉沙拉。每次吃饭,楚群就看着他龇牙咧嘴地将生菜叶子塞进嘴里咽下去,然后虔诚地细嚼慢咽着鸡胸肉。那仿佛下一秒就要双掌合十感谢神明恩赐的样子,看得楚群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