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子上记载的人实在太多,郭余浪翻找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找到。
他看着纸上那两道相对而立的身影,静默片刻,随后竟突然发笑。
“好啊,原来是她!”
三年前他曾随上峰因一桩公事拜访过礼部尚书,也正是那时,在园中见到了沈家的两位小姐。
当时她们正在桥上说话。
按理说内宅女眷本与他无甚干系,可郭余浪做事谨慎,不肯疏漏一人,有时候这些内宅女眷能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能被盛平王大张旗鼓带来此处,还要认作义妹,必然是极为爱重这女子。
可这女子的容貌却和沈家大小姐有几分神似。
就算只有三分相似,若是利用得当,也能变成十分。
毕竟男女风月,最难解释。
他玩味地盯着册子上的女子,盛平王他自然得罪不起,也没必要去得罪。
事涉皇家阴私,稍有不慎他这条命乃至九族都难保。
但这等隐秘之事,捏在他的手中,待价而沽,说不定何时,就能派上用场。
于归尚且不知,有人已经因匆匆两面打起了她的主意。
“卫姑娘,原来您在这儿。”
双园急匆匆的,一见她便松了口气。
“王爷今日心情沉郁,一直在帐中独坐,晨起至现在水米未进,属下怎么劝也劝不动,您快去看看吧。”
于归这才发觉,今日的确没瞧见过晏秋池。
她跟着双园往回走,在路上忍不住打听:“他为何心情沉郁?”
双园欲言又止,想想王爷对卫姑娘的态度,就一股脑全说了。
户部侍郎张源牵扯进了一桩贪腐案,罪证确凿。
眼下皇上虽身在围场,但该查的该抓的都不曾落下,恐怕等他们回到洛阳,张家便会被满门抄斩。
可张源为官十几年,风评极佳,当初他遭人陷害被外放出京,还是晏秋池将人捞回来的。
“所以张源是王爷门下?”
双园摇头:“我们王爷从不结党营私,是真正的忠君之人,只是张大人的事另有内情。”
于归懂了。
二人说话间已到了营帐门口,双园亲自为于归打起帘子,请她进去,自个儿守在了门口。
青天白日的,帐中却有些昏暗,于归回身看了一眼,探出头去小声同双园说话,双园点头,将帘子重新掀开挂起,光亮顿时从外面照了进来。
帐中矮榻上端坐出神的人被日光一晃,回过神来。
他起身迎向她,笑问:“可是无聊?要不要我陪你去林中打猎?”
于归对打猎没什么兴致,这几日连骑装都很少穿,今日这身翡翠烟罗裙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去打猎的。
晏秋池注意到她的裙子,又改口道:“外面太热,不如就在帐中说说话罢。”
双园说得不错,他今日心情的确不好。
于归眨了眨眼:“我刚出门走了走,闷热得不行,待会儿或许要下雨。”
“是么?”
他转头一看,营帐两侧的窗户不知何时都打开了,天色果然比起先前黯淡了不少。
于归拉着人在桌前坐下:“突然有些饿了,要不要陪我吃点东西?”
晏秋池自然不会拒绝,扬声叫来双园,吩咐厨房备膳。
春蒐一连半月,总不能日日都只吃炙烤之物,御膳房备足了食物,亦有新鲜菜蔬瓜果每日送来。
于归琢磨着从什么话题入手,但直到菜都上了她也没想好。
晏秋池见满桌清淡菜色,皱了皱眉,就要叫住宫人来问,于归率先夹了一块藕片放入他碗里,随即笑眯眯望着他。
嘴边的话一顿,他目光又扫过桌上的菜,心中顿时洞明。
于归喜食辛辣,这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从容吃完了那片藕,他放下筷子,看向一直盯着他动作的于归。
“双园同你说了什么?”
于归眼珠子一转,不答反问:“你之前还说我藏着掖着,那你心情不好时,为何不告诉我?急得双园都找上我了。”
晏秋池淡淡看了一眼门外,低声斥道:“多事。”
这句话双园自然听不见,可于归听得一清二楚。
她抿了抿唇,垂眸失落道:“所以你嫌我多事?”
“我不是说你,我是——”晏秋池急忙解释,却突然瞧见她肩膀一抽一抽的。
怪不得要低着头。
他叹了口气,假装没发现她在憋笑,认错道:“是我不好,让你、你们担心了,不是饿了吗?先吃饭,吃完我一定全都告诉你。”
于归这才拿起筷子,老实吃饭。
饭后,晏秋池果然说到做到,将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比双园说得更为详细,也更为透彻。
晏秋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朝堂之上朝浮夕沉再寻常不过。
但于归分明听出他平淡嗓音下的动摇。
他心里是不认同的。
窗外忽而响起一声惊雷,没过多久,当真如于归所说下起雨来。
晏秋池随着她的目光看去,轻轻一叹。
“今日看来大家都只能被困在帐中,出不得门了。”
“这可不叫困,这叫天意,偷得浮生半日闲,正好能歇一歇。”说着,于归起身拉着晏秋池往窗边去。
示意晏秋池站在一旁别动后,于归撸起袖子,将正中的软榻拖了过来。
晏秋池正要上前,被她叫住:“不用不用,我自己来更快。”
……对了,她的力气可是能轻松扛起一个成年男子的。
摆好了软榻,她又搬来小桌,水果点心蜜饯瓜子一应俱全,还有一壶冰浆。
忙忙碌碌半晌,于归满意地打量片刻自己的成果。
“好了,既然烦闷,不妨暂且放下,顺应天意,先来观雨。”
观雨?
于归已经坐下,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身后软枕上,并拍拍身旁的位置,招呼晏秋池快来。
晏秋池欣然入座,但依然正襟危坐。
“我记得你从前就很喜欢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