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于归胡不归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不得多想是否会得罪郡主,于归立马将头摇成了拨浪鼓,连连摆手道:“不不不这就不必了,我与谯公子只是偶然相识,并不熟络,更远远不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何况我客居王府,又身无长处,不堪匹配,郡主还是另择佳妇交托中馈为好。”

汝阳郡主闻言笑容一滞,惆怅道,“我就说,他那个狗脾气差得连这张脸都救不回来,也难怪你瞧不上他了,白瞎了一副好相貌。”

于归想再补救两句,汝阳郡主已经支着手臂皱眉思考起来。

她将话吞了回去,没出声打扰。

其实,郡主说的也不错,光论容貌,谯鉴的的确确是生得极好的,哪怕是难听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也让人平白减了三分气。

可她看谯鉴总有种看见自家弟弟的错觉,当然,她真正的弟弟是个还在学《论语》的幼童。

若真说起来,她还是更喜欢晏秋池那样的长相,带着几分锐意的俊朗,身形高大,宽肩细腰,上次将她一路背回府也毫不吃力……

停!她都在想些什么?!

方才还骂别人是登徒子,真是罪过罪过。

她对远处的晏秋池悄悄投去一个歉疚的眼神,晏秋池几乎是同时朝她看来,神色中有几分不解。

于归笑了笑,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

她方才只是拿他来做个对比,毕竟她也不认识其他什么男子,真的绝无冒犯他的意思。

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她怎么可能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心存不轨?

这一番插曲下来,前面已经有了新的热闹。

早早设立好的高台之上,摆放着一台凤首箜篌。

年轻的郎君们都入林中打猎去了,现在该是各家闺秀们上场献艺。

唔……箜篌的话,看来是赵侍郎家的二小姐,她的箜篌是京中一绝,已经许久不曾耳闻了。

于归没敢再碰酒,老老实实坐在原地准备欣赏,时不时吃两口糕点。

上面的人换了三四轮,她的点心也吃了一整碟。

看着不知不觉空空如也的盘子,于归刚伸出的手僵硬片刻,又乖觉地缩回去。

片刻后,有个圆脸的宫女从后面悄悄上前,默不作声地取走空盘,又重新给她上了几盘点心,并一壶热茶。

于归感激地同她小声道谢,宫女似乎有些诧异,抬头看她一眼,又抿着唇很快低下头去,只朝高台之上轻轻偏头示意了一下,很快退走。

她就说点心怎么来得这么及时,原来是“神仙保佑”啊。

晏秋池接到她的目光,对她眨了眨眼,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了目光看向别处,唇却依然弯着。

这一幕恰巧落入皇帝眼中,他举起酒杯与贵妃共饮的同时,在她耳边轻声道:“秋池看来好事将近,到时候你这个做嫂嫂的,可得多上点心。”

姜止月闻言有些诧异,随即想起那位卫姑娘的事——听上去像是个性子好的。

她远远看了一眼,莫名觉得这女子生得十分面善。

再仔细一瞧,却又不大像了。

难道真是魔怔了不成,她此时无论究竟是生是死,都不可能出现在这儿。

姜止月收回心思,含笑应下。

场中献艺的闺秀已换成了孙清如。

台上笔墨纸砚俱全,不知这位孙姑娘今日画的是何物,总归还是那些。

她藏起心中的那抹不耐,静静听着身旁帝王说话。

寻常作画颇费工夫,但这等场合,也不会当真让她在上面画上数个时辰,毕竟后边儿还有别的闺秀等着呢。

孙清如显然也知道,不过堪堪小半个时辰,她就停了笔,起身朝高台行礼,口中道:

“小女前些日子偶见山间古寺之中有梨花开得正盛,如玉树拥雪,今日又得见贵妃娘娘仙姿玉貌,风仪卓绝,故而斗胆以此作敬献,请娘娘赏玩,愿陛下与娘娘长乐欢愉,福寿永昌。”

话落,有边上侍立的宫女将画呈上去,皇帝看完后,难得赞许了一句:“不错,赏。”

姜止月也细细瞧了片刻,同样吩咐了赏赐,又示意宫女将画卷展示于众人之前。

帝妃都发了话,众人不管懂不懂作画,自然都是一片称颂之声。

孙清如含笑退下,待回到女眷坐席时,孙夫人忙来拉她的手,满意地拍了拍,低声唤了一句“好女儿”。

底下大臣们就这梨花图谈论起来,今日不适合谈论政事,说说书画倒是正好。

但并无人注意,这副梨花图所献的主人姜贵妃,除了最初的那一眼,并不曾再多看那副画。

她脸上一直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度看向那位坐在角落处的卫姑娘。

真是可笑,斯人已逝,今日却频频想起她。

孙清如的这副梨花图的确画得极好,以她的年纪,能有这样的画功,在同龄人中已算佼佼者。

可她已有了一副更好的、最好的梨花图。

于归还不知道自己正被昔日故友惦记着,说来她几年前也曾作过一副梨花图赠与姜止月,但远不及今日孙清如这副更有风韵。

那是姜止月入宫前的事了,她曾亲口说过,她最喜欢的就是梨花。

这是个秘密,连皇帝也不见得知晓,更不用说孙清如。

看来今日孙姑娘这副梨花图,歪打正着,送对了人啊。

那她应当春风得意,顾不上来寻她了吧?

可惜于归想错了。

人越是春风得意,就越容易急躁轻狂。

她正专心看着台上的舞,身后有侍女走近,弯腰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于归讶然一愣,随即露出几分迟疑来。

但经不住侍女一脸哀求,半晌后还是起身,跟着那侍女走了。

不知在哪儿蹲了半晌的谯鉴一见她走,便立刻凑了上来,坐在了她方才的位置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