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甘心将昨天的事情重复了一遍,并且用一种如果对方不愿意公开,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心态问道:“这样遮遮掩掩的也很累,每天都有一种在骗人内疚的感觉,我不想再这样了。”
沈时舒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她。
杨栀夏便接着说了下去,“我、我们要不要也公开啊?”
她自己说话都没有什么底气,于是很忐忑的等待着沈时舒表态。
沈时舒只是上下扫了她一眼,最终将视线定格在杨栀夏的脑袋上。
“你在想什么?”沈时舒无声冷笑,“难道活生生的例子还不能让你明白吗。”
杨栀夏不懂自己该明白什么,她只知道如果说沈时舒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段关系,就说明就连她自己也觉得丢脸。
可等沈时舒先行离开后,她后知后觉又觉得自己有些莽撞,确实,如果还有理智的话就明白有隔壁寝室的例子在前,她们如果公开的后果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两个人都没好处的。
其实大脑清醒后知道这些,也不可否认,沈时舒毫不犹豫的拒绝还是伤到了她的心。
至少说明沈时舒没有一丝一毫想告诉外人她们之间的关系,跟她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
杨栀夏安慰自己,这不能完全怪沈时舒。
可过去两天之后,心结完全没有打开,反而越发深。并且如果她没有去和好的意思,沈时舒就会持续冷战,也不会主动来找她。
两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继续僵持下去。
杨栀夏内心的幽怨化成了恶魔,在纠结痛苦的思绪下完全无法压抑。
她思来想去决定拿出杀手锏,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一定要看见沈时舒的真心。
否则……
杨栀夏想到这里就有些痛苦的咬紧了后槽牙。
*
在一个温柔的春日傍晚,夕阳把小镇的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街道上人来人往,人们带着一天的疲惫与轻松,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杨栀夏和沈时舒,在这个熟悉而温馨的场景中,相约于校外常去的那家小面馆。这家面馆虽不大,却总有一种魔力,让踏入其中的人忘却烦恼,沉醉于热气腾腾、滋味醇厚的面条中。
杨栀夏提前到达,特意选了靠窗的位置。她既能享受窗外偶尔飘进的微风,又能清楚地看到沈时舒走来的身影。她的心情复杂,既期待又害怕,心中像是小鹿乱撞,难以平静。手中的菜单被她无意识地翻阅,目光却从未停留在任何菜品上。
不久,沈时舒如约而至。她穿着简单的衬衫格子裙,脸上淡漠依旧,仿佛对即将发生的一切毫无察觉。她走到杨栀夏对面坐下,轻轻放下书包,抬头看向她,“找我有什么事。”
杨栀夏深吸一口气,试图稳定情绪。她知道,这一刻必须勇敢。于是,她放下菜单,双手紧握,眼神坚定地看向沈时舒。“时舒,我有话想跟你说。”她的声音虽小,却异常坚定。
沈时舒微微一愣,随即点头示意她继续。
杨栀夏咽了咽口水,开始讲述对沈时舒的感情及心路历程。她回忆起初次相遇时,沈时舒一踏进教室就照亮了她灰暗的世界。
她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互相倾诉自己的痛苦、相互扶持摆脱金安禾的日子,都让她深感怀念。声音里充满了深情与怀念,仿佛那段时光是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当讲到感情逐渐升温时,她的声音开始颤抖,眼眶泛红。她承认自己一直默默喜欢沈时舒,但这份感情却深藏心底,不敢言说。
她害怕毁掉现有的一切,更害怕沈时舒没有同样的感情。
“所以……我决定,我们分手吧。”说出这句话时,杨栀夏的心像是被撕裂,泪水在眼眶打转。她希望用这种方式试探沈时舒的感情,想知道她是否会犹豫或不舍。
然而,沈时舒的反应出乎她的意料。她的脸上没有出现她所期待的惊讶或挽留,反而是一片冷漠。眼神深邃而复杂,仿佛在思考,又仿佛早已有所预料了。
“你确定吗,别后悔。”她的声音低沉而平静,眉眼间却压着愠怒,每一个字都像刀一样刺进杨栀夏的心房。
“嗯。”
那一刻,杨栀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与痛苦。她原本以为,即使沈时舒不喜欢她,至少也会有些不舍或惊讶。但眼前的冷漠让她意识到,或许自己在她心中真的如张雅然所说,是被厌恶着的。
泪水终于滑落,滴落在冷却的面条上,模糊了视线,也模糊了她们原本就模糊的关系。
杨栀夏的痛苦与挣扎如潮水般汹涌,她试图用眼神、语气传达感受,但沈时舒的冷漠却像一堵坚不可摧的墙,竟然还能毫不在意地吃面。
她看着沈时舒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心中充满不解与困惑。不明白为何明明付出那么多,却换不来一丝回应,也不明白主动提出在一起的人却如此冷淡,更不明白沈时舒为何能如此轻易地接受“分手”,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沈时舒看着杨栀夏痛苦的样子,眨眼都很缓慢,眼眸深处带着思量,专注看着杨栀夏梨花带雨的脸,只默默坐在那里,任由杨栀夏的痛苦与绝望弥漫。
这就是她想要的。
夜色渐浓,面馆内的灯光昏黄而温暖。但对杨栀夏而言,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与温度。她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感觉自己被隔绝在孤独的世界里。她明白,有些感情一旦错过或误解,便再也无法回到最初。这次大胆的尝试虽让她得到答案,却也让她失去更多。失去了对感情的期待与憧憬,更失去了曾经无忧无虑、勇敢前行的自己。
这场以分手为名的试探,最终只留下一地心碎与不解。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情感问题:喜欢,有时候仅仅是一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