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臣自五岁起入族学就读,堪堪读完四书五经。”
“嗯。”建宁帝沉吟半晌,“你的年纪还是小了些,正该多读书,朕会下旨让你去百川书院旁听。”
“此外,朕身边还缺一个千牛卫校尉,不知你意下如何?”
符陟云一愣。
千牛卫职掌侍卫皇帝左右及供御兵仗,是中央十六卫中最受皇帝信任的禁军之一。
加入千牛卫,不仅代表获得了皇帝莫大的信任,也是在自身履历上增光添彩。
她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这就算是过关了,毫不犹豫俯身下拜:“微臣,谢陛下隆恩!”
建宁帝又勉励了她几句,便让人把今日当值的千牛卫左郎将杜怀臻叫来,领符陟云熟悉一下未来的工作环境。
杜怀臻是个身材高大、寡言少语的女将。
符陟云并没有惊讶。
她早在西宁老家时便有所耳闻,建宁帝登基后,为安全计,将千牛卫全部换成了女官,更方便贴身保护。
两人出了两仪殿,杜怀臻便带着她往千牛卫的官署走去。
皇宫大兴宫是皇帝的起居之所,而大兴宫南部的大片土地也被宫墙围起,称作皇城。
三省六部五监九寺等中央机关皆在皇城内办公,方便皇帝随时传召。
千牛卫因为职务原因,在大兴宫内也设置了官署。但论起平日里正经办公的地方,当然还是在皇城内。
杜怀臻带着新鲜出炉的符校尉径直走进千牛卫官署,受到了千牛卫中郎将姜藜的热情欢迎。
姜藜先是对符陟云大加夸赞:“刚听说符校尉生擒呼邪单于的事迹时我还不肯信,后来才知,原来世间真有此等少年英才!”
又将早已备好的校尉令牌与印信拿出来塞给她:“此等要紧事物,切不可损毁遗失。陛下开恩,特许你去百川书院旁听,以后每旬(十天)有五日来点卯即可,不算缺勤。”
待符陟云谢过,她又林林总总嘱咐了许多,似乎是深知杜怀臻面冷寡言,便索性代她为新人介绍。
大约是今天公务不多,姜藜又是健谈的性格,说完公事后又拉着符陟云扯了许久的家常,直把她说得头晕脑胀。
等茶过三杯,见姜藜还没有停嘴的意思,杜怀臻豁然站起,以还要执勤为由告辞,顺道把符陟云从姜藜的魔掌下解救了出来。
-----------------
皇城门外,独孤箬已在此等了许久。
符陟云向姨母转述了在宫中的经历后,独孤箬倒也没觉得惊讶,当即就带着她去了百川书院。
百川书院由齐朝开国皇帝麾下第一谋士荀弋创立,意为“海纳百川,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论出身,只看成绩。
为了适应科举规则,百川书院特意设置文渊榜与武渊榜两个排名榜单。齐太祖曾亲口承诺,文渊榜与武渊榜的前五名可以免试直接获得举人身份。
消息一出,天下读书人纷纷对百川书院趋之若鹜。
近百年过去,百川书院已成为天下人心中培养人才的圣地。
因为符陟云只是旁听生,又有建宁帝的圣旨在手,百川书院也就没再为她安排入学考试,在皇权的淫威下捏着鼻子把她分到了最好的甲一班。
至于她能不能跟上进度,书院表示不予考虑。
一通折腾下来,时间已近午时。独孤箬下午还有事,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就匆匆离开了。
符陟云跟着下课后从课舍中涌出来的学生们一起向食堂走去,浑然不觉自己在一群穿着统一院服的人中有多扎眼。
“喂,站住!”身后传来叫喊声。
符陟云没料到这是在叫自己,直到后方跑来两个人拦在她身前。
左边的圆脸男子抬手就将食指直戳她鼻尖:“不穿院服,仪表不整,扣五分。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你叫什么?”
符陟云将他的手拍开:“我是今日刚入学的,还没领院服。”
圆脸呲牙咧嘴地捂住了手,一时疼得没说出话来。
他右边的瘦长脸不假思索地叫道:“撒谎!四月份哪会有新生入学?”
符陟云见二人腰间挂着印有“风纪”二字的玉色腰牌,猜想他们应该就是方才夫子提及的纠察学院风纪的执律堂之人。
正要说话,忽然有一女郎路见不平蹦了过来,大声道:“高誉、夏邯,你们又在欺凌同窗?!”
符陟云惊喜地瞪大了眼。眼前的女郎长眉杏眼,鼻尖一点小痣,身姿挺拔如松,不是她的好友林天笑又是谁?
她喊了声“天笑”,林天笑回过头,惊呼一声,猛地冲过来将她抱了个满怀:“陟云!你怎么在这里?”
符陟云失笑,林长史当初将林天笑送来百川书院也是想让她更稳重些,没想到两年过去,林天笑仍然是如此跳脱飞扬的性子。
高誉与夏邯似乎和林天笑有些过节,见到二人相识更是不依不饶起来,非说林天笑也是符陟云的同伙,合起伙来扰乱书院秩序。
符陟云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圣旨在高、夏二人眼前一晃,复又收了回去:“陛下有旨,准我来学院旁听,你们要抗旨不成?”
见二人不信,又慢悠悠道:“我要是你们,就不会赌那个万一。我被二位耽误了一顿午饭不要紧,将你们送进大理寺吃牢饭倒还是很容易的。”
高誉、夏邯对视一眼,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开了路。临走前,高誉还不忘放下狠话:“要是让我知道你故弄玄虚,有你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