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好行李,朱时宜打算下楼觅个食。
悦城到琴城飞机要飞三个来小时,折腾了一会儿,现在正是晚饭点。
下楼随便走几步,朱时宜看到一家店招牌写着“琴城正宗本地特色菜”,而且烧烤海鲜炒菜都有。
感觉听起来很正宗,很有当地特色,选择还多。
朱时宜进去点餐,日常纠结,什么羊腰、羊蝎子、海肠捞饭,听起来好像很特别,但她没吃过,怕踩雷。
最后还是只点些烧烤,都是她吃过的。
菜上齐,朱时宜照顾好自己珍重的宝贝——手机,让它各角度拍几张先吃饱,才轮到自己的嘴。
味道平平无奇。
毕竟是烧烤,也做不到多难吃。
但也没吃什么正宗特色菜。
语音电话忽然亮起,是母亲。
朱时宜犹豫几秒,才接起。
内心已然有了一万种猜想。
“到琴城了吗?”刘露的语气不似她想象,或是震怒,或是忧愁。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纯粹想关心关心女儿。
“到了,现在在吃饭,”朱时宜抿了口唇角的孜然,香料也不是滋味,她又补充道,“烧烤。”
“好不好吃?”刘露还是绝口不提任何事。
朱时宜轻嗯了声,随即缄默不语,思绪沉沉。
刘露语调微沉,似在犹豫,语速也慢了些:“你一个人去旅游,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晚上,打车、住酒店啊,一定要......”
刘露终于讲出了朱时宜想象中的絮叨。母亲的叮嘱总是相似,朱时宜不想认真听,但也不恼,反而觉得熟悉。
“妈——”朱时宜打断了刘露的没完没了,“你放心吧,我不也一个人在外地上大学吗,上两年了,啥事没有。我就是想着快开学了,在家我又碍你们眼,干脆趁机出来玩得了,没有......”
她声音渐小,轻轻道:“生你们气。”
“我知道,”刘露像是松了口气,语气恢复平常那般自然,“我也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你玩得开心点,有事记得和妈妈说。”
老生常谈的叮嘱,朱时宜一一记下,还给老妈发了桌上拍的美食。
电话挂后,朱时宜不自觉哼了两段曲儿。
撒了点孜然,她啃上北方的巨型烤玉米。这玉米加孜然,怎么感觉这么好吃?
......
吃饱喝足,朱时宜打算去海边走走,消消食。
酒店离琴城第三浴场很近。
琴城以城市海景闻名,高楼大厦与欧式建筑依山傍海,其中,第三浴场的夜景最为有名。
夜晚,第三浴场高楼间霓虹闪烁,灯火辉煌。
夏秋时节,傍晚初逝,东边,正值退潮时刻,海水平静而和缓。
饶是在海边长大,朱时宜也爱不释眼。
和悦城的海滩不同,这里的沙滩很平,海浪很小。
悦城的浴场大多在郊区,而这里,却依傍着市区。
本地人会在夏季到海中“洗海澡”,解暑又有趣,颇具城市氛围。
行至沙滩。
由近及远,蜿蜒漫长的海岸线,灯火阑珊。
山海相依处,一轮缺了小半边的圆月,藏着玉兔银蟾。
朱时宜买了个椰子,默默躺坐在沙滩商贩支起的椅子上。
八块钱的椰子,沙滩上就得卖二十五。
毕业干脆来沙滩卖椰子得了。
陌生小孩拿着玩具铲,嘻嘻哈哈跑到海边。
家长劳心劳力跟在后头:“你慢点!”
……卖沙滩玩具说不定更赚。
小孩都爱玩水。
其实她也喜欢水。喜欢的运动是游泳,喜欢的风景是大海。
但都是曾经。
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地,游泳的次数越来越少,到了海边,也没有了童年的激情。
下海水,还得搞脏脚,麻烦。
楼宇灯光秀不断,海边商贩烤的鱿鱼串滋滋冒油,一旁,孩童挖沙子的乐呵,一阵一阵。
耳边,一对年轻男女唱着熟悉的歌曲——
是周董的《一路向北》。
“你转身向背,侧脸还是很美。”朱时宜不自禁跟唱。
目之所及,唱歌的两个年轻人十指紧扣,男生看向女方的侧脸,声音骤似海般柔和。
晚风悠扬,清水安宁。朱时宜直起身,回头看这城市,人群熙攘,灯红酒绿。
……
万籁俱寂,孤独感攀升席卷。
人生、价值、选择。
拼搏还是舒坦,焦虑还是放松?
难以直言的焦灼,线性飞逝的时间,尽管她想要努力去做点什么,但她好像还是掌握不住手中的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