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守不攻,只能等突厥后续补给不足,主动退去。
天气寒冷,草原上物资不丰。此次突厥没能掠走物资,下次也会举兵南下。这场战事没完没了。
谢长明此次派周钰前来,还有另外一个打算。
柳絮和李校尉各自领兵潜出关门,前者断突厥补给,后者抓捕突厥将领。皆不简单。
若是补给断了,突厥退兵指日可待。若是能抓到一位突厥将领,获得一丝谈判的机会,对于安国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兵卒紧急送来正面战报,周钰一目十行扫完,心中有底,只吩咐各路斥候再探再报。
突厥此次集结,绝不会只有这么点人。
他周家十几年前亦参与过那次突厥之乱,不少同族皆战死。临行前祖父特地将他唤到身边,递他手札一本,里面是祖父就当年战事写下的记录。包括突厥习性、用兵习惯等等。
此次突厥自恃有人接应,只会扑得更凶,更猛。不能不防。
魏郡守把两方侧路交予他,他自然尽心竭力,不负信任。
关门外,柳絮领人急行在碎石枯草路上。身侧文玄带着简易绘制的地图,喘息间瞧了一眼远处,偌大的荒原上似乎只剩下他们这一支队伍,他咽了咽口水,“十几年过去了,周将军确定突厥还是沿用这条粮道吗?”
不是不信周钰,而是时间太久。
柳絮把地图接过,在图上比划,“若是想要尽快将补给送到前线,这条路确实最快。”
只是…….她不由想到那个叫阿史那的人。总感觉他不会这么简单。
他们已出发三天,沿着这条粮道四处搜寻,可迟迟不见人影。
柳絮指了指地图的东南某处,瞧着眼熟,“这是何处?”
文玄认得,“这儿是吴县附近,地势低平得很,”当初他和杨天邑带人去接应郡守,便绕过此处。
柳絮她们从正面走,自然不识的。
柳絮指尖从那处地方一路划到吴县,又从吴县滑回去,沿着那低洼之地,一路延伸到北面。
同这条粮道相比,自是绕了不少路,可妙就妙在一路平坦,无须翻山越岭。
正常的补给不会迟迟见不了踪迹,这条粮道太过于安静,而道上只有马蹄印,却没有车轮压过的辙痕。
文玄目光随柳絮指尖而动,下意识同柳絮想到了一块。
两人对视一眼,柳絮当即下令,调转方向,直奔吴县。
若是沿着这条路走,还有什么地方比吴县更适合安营扎寨?
上次匆忙逃离时留下的痕迹还在,柳絮心里隐隐有预期,那个阿史那必然也在这儿。她带的人不多,但都是个中好手,如今隐秘在枯林中,不动声色观察吴县动静。
相比于半月多前,吴县外围驻扎的兵不知多了多少,显然,这是突厥军队一处重要的驻扎之地。
而另一个方向,源源不断的粮草正从北门送进城中。
吴县内,可汗正对着阿史那冒火。“你把他杀了?谁让你杀的!”
“若没有周先生筹谋,我们这场仗怎么打?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汗一鞭落在阿史那肩上,不够泄气,又狠狠抽了一鞭。
阿史那跪在地上,闻言抬眉,不屑道:“没有他,我们这场仗又不是打不——”赢。
又是一鞭,这次短鞭擦过他的脸,留下一道猩红的血痕。
可汗脸庞绷紧,十分难看,只命人将叶护拖出去,狠狠抽上二十鞭。
阿史那眼中不服,只高声道:“那不过是个卖国的小贼,哥哥何须事事听他的?我突厥兵强马壮,定能踏破关门,南下丰收!”
屋内,一众将领同可汗商议着,可汗只觉得心神不宁。周先生没了,后续可要怎么办?
中原事务处处都靠他谋划,若不是他,突厥又岂能在短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卷土重来?
一思及此,可汗就想把阿史那狠狠教训一顿!
门外,鞭子一下一下落在阿史那身上,阿史那又气又急,只觉可汗愚钝,竟如此听信一个中原人的话。这仗要打,也要打个响亮,他突厥大军怕甚?
这中原人阴险,如何对他同族的,日后迟早会对突厥亮阴刀!
柳絮带几个人潜进来时,看见的阿史那鲜血淋淋被抬出去的情景。
她望了一眼守卫最为森严的方向,连叶护都被罚得这么惨,那儿住着的难道是突厥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