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折高栀 > 第1章 序

第1章 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小姐,你看,院里的梨花又开了。”

一位身着白色素裳的女子闻言,微微抬起头,眼里映着皎皎明月,她薄薄的嘴唇微张,温声道:

“今年梨花开得早了。”

侍女心知她家主子盼人心切,不再多言,只是试着宽慰她:

“公子此次进京,想必会风风光光地接小姐入京呢。”

她跪坐在长安亭的茶台边,低头看向自己翠绿色的玉镯,哑声笑了笑,略带苦楚地说道:

“我与他相识这么多年,向来是了解他的。”

话毕,她不禁想起近些天听到坊间的那些传闻:

说自己的丈夫到了京城,竟开始前往各处的酒楼,甚至是留宿风月场所。

哪怕她不愿相信,但这些话,想来也不会是空穴来风。

“若是他一无所成,必然不会有脸回来见我;若是他有所成,说不定已经在他的府里准备好莺莺燕燕等着我去管教了。”

她苦笑道:

“或许我早就该看清,他这类人,在父辈的打压下长久地抬不起头,因而只能靠不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来博取几丝欢楚。

“我对他仅抱有的希望,就是他尽早攀到高枝,不必再同我履行那所谓‘父母之命’。”

话毕,她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成婚之初的唐栀。

那真挚热烈的双眸,或是郑重承诺的话语,

实在可笑。

小姐这番话,让侍女听完一愣一愣的,不敢有何反应,只轻声道了声“小姐聪慧”。

她应道:“点儿,你先下去吧。”

她倚靠在栏边,缕缕微风,吹得她鬓边的发丝如拂柳般飘扬。

这两年来,她一次次端详着这落败的唐府——

无论是湖面中央只露出一个脑袋的玉貔貅,还是华美但积满了灰尘的水榭楼阁,这些所谓富丽堂皇,或是物是人非,都只让她都只让她感到深深的悲哀。

她有些艰难地站起身来,一阵寒风吹过,她的小腹又隐隐作痛,情不自禁地弓下腰去。

点儿见状,立马将她扶回梨花阁中。

“小姐,现在是初春,天还冷着呢,这几天我可不能答应你出来溜达了。”

她嘴角上扬:

“好点儿,你可不准吓唬我,下次我听你的,多披几件衣服出来就是了。”

回去的路上,她看着路上那明明已入春却还像极了寒冬的景色,再想着自己越发羸弱的身体与日渐憔悴的面容,忍不住思忖道:

“若是当年,我再勇敢一些,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她抬起头,望向被成片的云朵遮蔽的太阳。它虽只剩小半边,可仍静默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她眨眨眼睛,娴美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愁意:“若是那时,我有得选。”

而这愁思只轻轻地从她的心头拂过——

春山犹青,梨花仍香,又何必悲天悯人?

不妨折一枝梨,敬此经年。

·茶馆

那时的江南有三户人家最是出名,就连河道边最热闹的茶馆里说的都是这三家的小姐公子们的故事。

“都说江南有三好,茶好,水好,人好。沈氏打理着这我们这繁华街道上的摊铺,钱氏管着通往东南西北的水路交通,而唐氏则管着我们四海之内最大的茶庄,咱这用的就是唐氏茶,那叫一个回甘!这茶呢都是上等好料!所以顾客们呀,不要嫌咱家贵呀,您去其他地方瞧也是一样的价格呀。”

“一般。”底下一位蒙着白纱,束着高马尾的女子小声嘀咕道。

这话却不小心传到说书人的耳朵里了,说书人刘铁嘴抑制住内心的不满,问道:

“哦?这位女侠,您有什么高见?”

女子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名批评,起初有些惊奇,但过了几秒也就收拾好心情,应道:

“ 您既然问了,那我就答。不过切记,莫怪本女侠嘴下不留情,毕竟是你要求的。”

看台底下的其他听众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刘铁嘴笑眯眯地说道:

“洗耳恭听。”

“想必大家都知道,唐氏一族独占江南茶业鳌头九十年有余,自从唐家第一代老家主唐七走后,他的子孙们与各地茶馆达成协议,让茶馆只收最为低价的唐氏茶,而卖茶的散户则被成规模的茶庄挤压得一点余地不剩。

“当年的唐氏茶确实乃人间滋味,入口启香,入喉留香,回甘实乃一绝。但那也只是老唐主的时代而已,如今的唐氏茶,压榨自家的茶农,仗着老字号招牌而为非作歹,实乃敛财的丑恶嘴脸。

“这‘一般’二字,是我说得不知轻重了。该说的,应该是‘无耻’二字。”

全场鸦雀无声。

刘铁嘴呆愣了好一会才气急败坏地说道:

“好你个小丫头片子,胆敢信口开河污蔑江南赫赫有名的唐氏茶业!来、来人啊!”

“信口开河?你们这些人做事真不怕遭报应啊。我也算开了眼了,不用你们请,我自己有脚。”

她冷哼一声,不屑地观察着在场人惊恐的神情,径直朝门口的方向走去。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

“还有,唐小公子,功课时间跑来茶馆玩,你爹可是会不高兴的哦。”

观众席中的某个人打了个冷颤,继续装做若无其事地喝茶。当人们觉得无趣陆陆续续地离开时,他也混入人群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