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也太丰盛了,可花了不少钱吧!”姚良玉拍拍大腿,“都是一村的,哪里用吃这么好。”
昨天在镇上崔晚不仅去买了五斤肉,还买了之前舍不得买的碗,大大小小八个,装菜盛饭都用的上,甚至锅也买了一口,老宅只有一口锅人少的时候还能应付,但人多炒的菜多了就应付不了,所以她干脆一咬牙都置办了。后面从镇子往回走的时候看到有人来镇上卖鸡,想到徐家林家帮了自己那么多,平日送东西他们也不愿意收,不如把伙食备好点,于是崔晚又买了一只鸡,今天早上早早的就都准备好,只待中午炒菜。
“赚钱就是要花的,阿嬷快吃,可不要嫌弃崔晚这里简陋啊。”
“阿爹,林婶和徐大哥,林二哥也快吃,别客气,天气热放不了多久。”崔晚招呼着几人。
要说徐林两家在村里的日子还算过的去,可一顿要有肉有鸡也是逢年过节才有的事,便也不在客气,各个吃的满嘴流油。徐宝和林槐更是高兴的说,一定把老宅的屋顶搭好,保证十年八年都不会漏雨。
吃过饭后,崔晚收拾好碗筷,用来充当桌子的大石头也被崔晚擦干净,别说这石头用的还挺顺手,“对了林婶,我还留了一碗鸡汤,一会给巧云姐和两个孩子端回去分着吃。”
“哎哟,这怎么使得。”马元心笑得眼角都是褶子,她今天来之前就把中午的菜备好了,还交代了两个孙儿和李巧云,但没想到崔晚心里记得自家人,这可没白费她对崔晚的好。
林槐也忍不住高兴,自己和娘在外头吃了好的,独留媳妇一个人大着肚子在家。他心里头本就不好受,如今见崔晚还准备了自家媳妇和两个侄儿的那份,心头直感叹娘以前说的不错,崔姑娘是个好姑娘。不过两人心里再高兴,嘴上也连连说着拒绝,崔晚只好说:“那我给巧云姐送过去,林婶和林二哥在这好生歇会。”
“这哪里还能让你送过去,老二,你跑一趟。”马元心见崔晚铁了心,便喜滋滋的让林槐端着碗跑一趟。
林槐也正有此意,高兴的接过碗:“我去送,我去送。”
崔晚留了一碗鸡汤,姚良玉三人心里都没有意见,毕竟如今李巧云大着肚子不方便,那两个孩子年纪也小,自家几个大人都是手脚利索的,犯不着吃这一口。
拆房顶要不了多少时间,不过两个时辰老宅就被拆的只剩四面墙。院子里几个人将拆下来的茅草搬出去扔掉,木料则放在院子角落,这留着烧火还是好干柴。
“这会天还有那么亮,先上几根梁。”徐宝说。
崔晚也急,怕晚上会有雨,但也怕急着赶工出事:“不着急,明日上梁也行。”
“没事,崔姑娘放心。”徐宝说着就顺着梯子下来,拿起麻绳开始绑木梁,到时候得用麻绳把木梁吊上去。
暮色渐晚,最后一丝光亮落下。
崔晚跟在几个人后面劝说道:“阿嬷你们留下吃了晚饭再回去。”
崔小小也跟在后面扯马元心的裤脚:“婶婶,吃了饭再走吧。”
“不吃,不吃,今早出门的时候给家里说了。”马元心没好气的捏崔小小脸蛋,“不早了,快回去。”
“是啊,今天都忙了一天,明儿还有活,我们就不多留了。”有姚良玉发话,徐宝和林槐两人步子走得飞快,徐老爹也不落后,看这架势是留不下几人吃饭,崔晚只好暗暗决定等屋顶搭好的那天做顿好菜。
早上太阳才刚刚露出半轮红晕,老宅就开始忙碌起来。徐宝和林槐站在墙上,徐老爹和崔晚将麻绳系在木梁两端,系好后招呼了一声,徐宝两人就喊着号子将木梁拉上去。一旁院子里马元心和姚良玉则编着茅草片,屋顶搭厚实也能更防雨。
昨天崔晚就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灶,崔小小看了一眼忙碌的几个大人,小心的往锅里放了一把薄荷,娘亲说夏日喝薄荷水好处多。
正午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大地上,徐宝,林槐两人穿着短褂各自拿了把锤子和钉子钉木梁。上好了横向的七根圆木梁,还得把竖向的二十多根小木梁钉好,那样才托得起茅草和夏雨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