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晚倒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反倒是有些好奇这陪嫁的木箱子长什么样?可惜这户人家今天才来订,没法子看见。
“两位来,是打算做什么?”送走订箱子的人,木匠就开口招呼崔晚她们。
姚良玉立即说:“找张木匠做两个木桶。”
“木桶,大的小的?”
“大的。”崔晚开口,“挑水用。”
张木匠点点头:“大木桶没存货,昨儿刚被人买走还来不及做,你们要得等上三日。”
“这不碍事,等三天就三天。”崔晚也不急。
“那行,还是老规矩,五文钱定金,剩下的做好再给,要是没来,那五文钱的定金是不退的。”张木匠显然经历了许多,一开口就将规矩说了。
“嗯”崔晚拿出荷包数了数,将五文钱交到张木匠手里,“对了,两个木桶多少钱,回头怕没带够。”
“不贵,两个木桶三十五文钱,回头再给我三十文钱就成。姑娘放心,保管扎实,用上七年八年不成问题。”张木匠就差拍胸口保证。
两个木桶三十五文钱不便宜也不算贵。崔晚心里暗忖,有个手艺就是好,至少饿不着还能赚钱。
来杏花村就是为了找木匠做木桶,如今做好了也该回去了。不过在走出杏花村的时候姚良玉突然想起:“哎哟,看我这记性……”
“阿嬷,怎么了?”崔晚问道。
姚良玉却是想到什么,话在舌头尖打了转,说:“没什么事,走吧走吧。”
刚才姚良玉的样子可不是没什么事的样子,崔晚刚想说话,姚良玉就接着说:“你那灵芝什么时候去卖?”这会路上前后都没人,姚良玉问起话来也没了那么多顾虑。
果然崔晚的注意力被移开:“晾干再去,今日歇了一天,明天我打算继续往山里走走,看能不能挖点草药去卖。”
“要是再能找到一朵就好了。”姚良玉感慨道。
崔晚心里自然也是想的:“希望如此。”
“嗯,我要同你说的就是到时候卖了钱别乱花,最好是能买上一块田地。”姚良玉是打心眼里替崔晚着想。
“买田地。”崔晚心里一动,是啊,如今自己最需要的就是有田地,有了田地种上庄稼才不至于饿肚子,找野菜挖草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嗯。”
姚良玉见崔晚听得认真,心里也火热:“到时候我帮你留意留意,就算买不起肥田,买上几分薄田,只要好生照料也是能有收成的。”
“我们这些乡下人,最怕的就是冬天,趁现在想法子多赚点钱买点田地,种上庄稼到了冬天才熬的过去。”
说来现在离入冬还有七八个月,加把劲说不定还能做到。崔晚也忍不住激动起来,恨不得立马就卖了灵芝去买田地。
回了杏源村村口,姚良玉就打发崔晚回老宅照顾地里种的菜,自己则又绕了一圈往另外一条路走去,她出杏花村的时候想起徐文才前几天说想吃煎豆腐,本来是打算就顺路去买的,可那会崔晚在。这些日子姚良玉对崔晚也是了解,到时候买豆腐肯定会抢着付钱,她们娘俩挣钱不容易,还是别让她们破费了。
出门的时候崔晚将鸡鸭和兔子都关在屋子里,等到回来的时候才把它们放在院子里放风,又把屋里打扫了一遍,将扫出来的脏东西都撒到豇豆根上做肥。
崔小小手里拿了一根棍子,拦着鸡鸭不让它们去嚯嚯种的菜,还要抽空看圈里的兔子,娘亲说兔子不放出来,那她只好多给它们好吃的补偿。这边崔小小一人忙碌的厉害,崔晚也没有闲着。她站在屋子一侧看着面前倒塌的屋墙旧址,先前做栅栏围院子的时候没有把这一块围起来,因此要去这里还得绕一圈才行。
同崔小小说了一声,崔晚出了院子来到倒塌的地方。如今自己和小小两个人住在屋里还算是宽敞。可多了鸡鸭和兔子,而且再过一段时间兔子就能配种,等到那时候地方就不够了,而且今天一开门屋里的味道着实不好闻。
“娘亲,你在看什么?”崔小小扒啦着栅栏缝隙问。
崔晚看了一眼院子里,鸡鸭没往种菜的地方去,才说:“娘亲想在这里搭个棚子。”
“棚子?”崔小小眨眨眼睛。
“嗯。”崔晚踩着泥砖走了几步,心里逐渐有了计划。这些墙虽然倒了,但还有些泥砖能用,用竹子和木头搭屋子始终不牢固,还是得用泥砖才行。说做就做,崔晚在屋墙边上清出块空地来,就开始把还能用的泥砖抱过去码放起来。
“娘,我也来帮你。”崔小小打开篱笆圈往里面的竹筒倒了一碗米糠,看到有吃的,鸡鸭扑棱着翅膀跑来。趁这个功夫,崔小小赶紧把篱笆圈关好,又数了数见一只没少才往外跑去。
“娘,我来了。”崔小小见崔晚把一些碎掉的泥砖往后面树林扔,她力气小,只能抱起一块跑过去扔。
崔晚被她这动作逗笑,同时也庆幸原主将自己带来了,不然小小该怎么办?
倒塌的屋墙不好清理,而且过了这么多年,很多泥砖早就在风吹雨淋下化为泥土,崔晚在这片倒塌的地方找了许久只找到一百来块能用的泥砖。还有很多泥砖看起来还行,结果一用力就碎了,压根不能用来做墙。崔晚不禁头疼起来,不过她很快就想到了法子,用这些能用的泥砖砌一截矮墙,剩下的墙用木头做。今天去张木匠家里的时候看到他家里放了很多长木片,到时候去拿木桶的时候问他怎么卖,是在不行就用竹子。想到这崔晚不禁脸红起来,刚才她还在嫌弃木头和竹子的不结实,没想到这么快就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