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得。”
“娘”
“老婆子。”原来是徐老爹和徐文才见姚良玉一直没过来,不放心特意过来。
姚良玉应了一声,然后从布袋子里抓了两把苞米种放到碗里:“自个种,我就走了,记得我说的,钱藏着。”
“阿嬷。”
崔晚想拿钱给姚良玉,但姚良玉走得快,风风火火出了院子还不忘给她带上院门:“别送了,明儿把苞米种了。”
“娘亲。”崔小小扯扯崔晚的衣袖,“刚才那个很重要吗?要是我再上山一趟说不定会想起来。”
崔晚没有马上拒绝,而是想了好一会:“好,改天我们再上山看看。”如果这个灵芝能卖上钱,到时候多置办点趁手工具,上山再走一趟今天的路也不无不可。
灵芝值钱,虽说往老宅这边来的人少,但崔晚还是担心会有人看见,便把它挂在房梁上,一来不怕老鼠糟蹋二来也方便风吹晾干。院子里则晾着昨日山上找到的草药。
姚良玉干了几十年的活,手里有劲。给崔晚抓的两把苞米种扎扎实实,崔晚数了数足足有七十一粒,两粒种子栽一窝也能栽三十五窝余一粒。翻过土的地就是方便,崔晚比划了一下每一窝的距离就开始挖坑。坑不大,也就吃饭的汤碗大小,崔小小就负责将苞米种放在小坑的两侧。挖完坑,崔晚就拎着木桶去打水,一路上听着木桶吱呀吱呀的声音,以及一路滴答的水,心道还是得买两个木桶回来,浇菜喝水都方便。
拿碗给每一窝苞米种浇水的时候,崔晚默默想:还要一个瓢。
做完这一切就是填土,崔晚带着崔小小一起做。她并不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异时代会闯出多大的天,所以关乎以后吃饭饱肚子的事,崔小小也得会,“填细土,大块的泥不要,大块的泥会压着苞米长不起来。”这些都是曾经和外婆生活在农村学的经验。
“嗯。”崔小小学着崔晚的动作,将泥块扳碎,扳不碎的就丢掉。
种完苞米,院子里的土地就还只剩下四分多地。这几日鸡鸭和兔子造的粪肥都埋在辣椒苗和茄苗的根下,眼见着比之前茂盛了很多,而且有两棵辣椒苗还开了花,吃辣椒的日子近在眼前。
“该搭豇豆架子了。”豇豆还没有上过粪肥只洒过几次草木灰,叶片有些偏黄,不过它们还是快有膝盖高,下一次粪肥就要给他们,到时候有肥长得快,再不搭架子就迟了,“小小,娘要去后面竹林,你去吗?”
“去。”崔小小将手里的草丢进兔子圈,拍拍手朝崔晚跑来。
豇豆一共种了十三窝,豇豆种子好,都活了。
十三窝豇豆需要十三根竹子,外加一个横梁。搭豇豆架子的竹子不需要多粗,比大拇指粗点就行,但得直,搭的架子才好看。这也是外婆在的时候给崔晚说的。在竹林里挑选竹子的时候,崔晚想要是外婆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经历,不知道会有多心疼。
扛着一捆竹子回到院子,“嘭”一声,溅起不小的灰尘。崔小小从屋里拖着锄头出来,她记得上一次做栅栏的时候娘亲就用了锄头挖沟,“娘,锄头来了。”
小姑娘扛不起锄头就拖着走,崔晚被这副画面逗笑:“可是今天不用锄头。”
“啊?”
“拿上树藤跟我来。”崔晚抱起竹子走到种豇豆的地方,“看娘怎么做。”
笔直的竹子插在豇豆苗的根部旁,其他十二根如法炮制。竹子崔晚都砍成一样的长度,顶端相交,再将用来做横梁的竹子架上上面。最后用树藤绑好,这样也不用担心架子不结实。
“娘亲,还要多久才能吃上豇豆啊?”
崔晚拧眉想了想:“一个多月吧?”
“一个多月?”崔小小扳扳手指头,是好多天呢。
搭豇豆架子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崔晚回屋摸索了片刻,拿了些钱在手里。院子里还剩一点地,崔晚想问问徐阿嬷家里有没有小葱之类的小菜。如今日子慢慢有了起色,自然也要越过越好才是。
这次崔晚来徐家来得巧,姚良玉正坐门口和相熟的村民说话,见到崔晚来高兴地招招手:“崔丫头,这是你钱阿嬷。”
“钱阿嬷。”崔晚礼貌的喊了一声。
钱阿嬷看起比姚良玉要年老些,一头白发梳的整整齐齐,衣服虽洗得发白但也干净。听到崔晚喊她,这些日子她也从姚良玉口中听到不少关于崔晚的事,知道是个不错的姑娘,乐呵呵点点头:“崔丫头,那你们说,我回去喝口水。”
“回什么,就在我家喝。”姚良玉招呼着钱老嬷的同时不忘崔晚母女俩,“崔丫头和小小也进来喝水。”
村里人没那么多讲究,一口粗碗再倒一碗白水就能喝能解渴。今天徐家只有姚良玉一个人在家,她拿了四个碗出来,手里还提着个水壶:“说起来再过半月,就是大集会。记得上次有个卖茶的不知道会不会来。”
“大集会。”钱老嬷砸吧砸吧嘴,眼中也露出一丝向往,“到时候买包绞丝糖。”
“还买?上回不是被绞丝糖粘掉颗牙。”姚良玉颇为惊讶的说。
“这不想那口吃,我到时候放水里化开喝。”钱老嬷明显有了应对办法。
这法子倒是不错,姚良玉也没有再说。转而将视线放到崔晚身上:“昨儿的苞米够种不?不够我这还剩一把。”
“够了够了。今天来是想问阿嬷你有没有小葱苗,或者这段时日能种的菜,还剩下一点空地。”
“小葱有,去年留的种子还没有种完,我给你拿。”姚良玉是个说风就是雨的性子,话才落地就起身回屋去拿种子。
钱老嬷又喝了口水,她是个老好人性子,再加上姚良玉口中所说,对崔晚母女俩不免有些怜惜:“还种地薯,苞米,水稻。这三样多种点,冬天才有粮。”
“地薯和苞米种好也饿不着。”姚良玉从屋里出来,她知道崔晚在院子的地里种了苞米和地薯,但地拢共就那么大,种水稻是没法子的。一想到这个,姚良玉就想起崔晚手里有朵灵芝,也不知道能卖多少,要是能换亩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