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很小,他却也听见了,笑着回了句:“不客气。”
很小的一件事情,结果文艺委员辛彤彤跑过来小声问她:“丹丹,段言为什么帮你擦白板啊?”
辛彤彤是班上人缘很好的那种女生,长得漂亮却不会遭到同班女生的妒忌,反而和她们有说不完的话题,和班上的男生相处得很好的同时又有分寸感,不会和他们嬉嬉笑笑或者有过多肢体接触。在大街上遇到认识的同学,隔着老远她都会笑着举手和你打招呼。每次过生日,都会拎着超大的蛋糕到教室里请同学们吃,放学之后还会邀请玩得好的同学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她一看就是在幸福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女孩子,热情开朗,笑容无忧无虑,很难让人讨厌起来。
不过陈丹丹在班上很少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平日里和辛彤彤没什么交集,除了在校外遇到,辛彤彤主动和她打招呼之外,这还是她们俩第一次对话。
陈丹丹当时刚上完厕所回来,愣了两秒,回答她:“大概是日行一善?”
辛彤彤也愣住了,不知道相没相信这个解释。
翌日,陈丹丹起来的比平时还早。
依旧是等了好久的2路公交车,公交车摇摇晃晃,开一会儿停一会儿,乘客上上下下,她听见了吸溜饮品的声音,听见了有人咔擦咔擦咬脆脆的饼子的声音,还闻见了后座传来的牛肉饼香味。
公交车在华兴中学正门口停下,陈丹丹穿过学校,从学校后门口走出去,来到育才巷一家生意超火的鸡蛋灌饼摊子。
人称煎饼小哥的老板已经不怎么年轻了,据以前的男英语老师说,他当年读华兴中学的时候煎饼小哥就在这里摆摊了,生意一直都这么好,所以到了现在大家还是习惯性地叫他“煎饼小哥”。
“小哥,来两个鸡蛋灌饼,夹生菜和火腿,多刷点酱。”排了大概十分钟的队,才轮到陈丹丹说这句话。排队的时间也没有浪费,被她用来背英语单词了。
“好嘞!”煎饼小哥扬声道,麻利地给用两个袋子给她装好。
买完鸡蛋灌饼,陈丹丹又去隔壁的摊子上买了两杯豆浆,“一杯加糖,另一杯不加糖。”
到了教室,陈丹丹看了眼手表,六点五十分,已经有不少同学坐在座位上看书或者刷题了。
也是,马上就要到月考了,不努力不行。
过了几分钟,段言也到了,看见桌上放着的早餐,潜意识发作,把这些东西当作是不熟悉的女同学送来的,并且习惯性地想把东西打包给其他同学,又突然反应过来,陈丹丹昨天答应给他带早餐。
其实他昨天开玩笑的来着,没真想让她带早餐。
他试探地感谢道:“陈丹丹,谢谢你给我带的早餐。”
“应该的。”作为他帮忙擦白板的交换。
升上高二之后,学习压力骤增,身处学霸超多的火箭班之一后,陈丹丹很少会像以前那样,排队十来分钟只为买上美味的鸡蛋灌饼。大部分时候,她都在楼下的早餐店买两个包子一杯豆浆,剩余的早晨,她基本上是靠超市里卖的切片面包和牛奶解决。
托段言的福,她今早又舍得花时间排队买鸡蛋灌饼了。
听到陈丹丹的回答后,段言放下心,三两下解开塑料袋,咬了一口酥香美味的鸡蛋灌饼,接着又将吸管插上,喝了口甜甜的豆浆。
嗯,多年没有品尝过的,熟悉的味道。
还是那么好吃。
“嗡嗡——”裤兜里的手机传来振动声。
李为:「段神,到了新学校咋样?」
段言吃着早餐,用一只手回复:「还行。」
李为知道这就是适应得还不错的意思,吹捧他:「不愧是我们段神。」
他没话找话:「吃早餐了没?」
dy:「吃了,同学给我带的鸡蛋灌饼和豆浆。」
李为开玩笑道:「不会是女同学吧?」
dy:「嗯。」
李为惊了:「我靠靠靠靠靠!什么情况?你不是从来不吃女生给你带的任何早餐零食吗?」
他这位又帅又聪明的学神朋友特别招女孩子喜欢,从初中开始就有很多女生经常给他带早餐、送情书,节假日、生日一个不落的给他送礼物。同班的稍微少一点,清北班的女生大部分女生都还是以学习为主,顶多平时偷看他几眼,剩下的那些么,大概是熟悉了他“无情”的作风,早早就死心了。倒是外班甚至外校有不少女生还怀着点不切实际的期待。
不过都被他给“秋风扫落叶”般地打击了。
这哥们每次回到座位,知道谁送的,就让同学帮忙给退回去,不知道谁送的,吃的分给周围的同学,用的就放到学校的失物招领处,特别会和女生保持距离。
这回怎么还真吃上了?
李为大为震惊:「不是吧不是吧?你这么快就喜欢上人家了?」
他只能想到这唯一的一种可能。
这要让他们学校的女生,不,这附近几所学校的女生知道了,怕是得气的睡不着觉吧?
dy:「少来。是小时候的朋友。」
李为大惊失色又好奇得抓耳挠腮:「这还是青梅竹马?」
段言懒得理他。
李为继续问他:「段神,你的小青梅长得啥样?多年不见,这才短短几天,你就吃上了人家给你送的早餐?」
段言不想和男生在背地里讨论女孩子的长相,解决掉鸡蛋灌饼,擦了擦嘴,又吸了一口甜豆浆,才回他:
「这是我做好人好事的合理回报。」
李为:「你还会主动帮女孩子?[斜眼]」
dy:「你家住海边?希望你能向小明长寿的爷爷学习。」
李为:「靠。」
你家住海边?
——管的真宽。
小明的爷爷为什么长寿?
——不管闲事。
这哥们是在讽刺他呢。
段言把装着鸡蛋灌饼的塑料袋子团起来放进装有豆浆杯的袋子里,给袋子打了个结,站起来确认了下放在教室最后面的两个大垃圾桶的位置。
手一扔,袋子划过一道弧线,“砰”的一声,准头很好地被丢进了垃圾桶。
陈丹丹站起来给组长交作业,正好看到这一幕。
她抿唇笑笑,想起来小时候段言在家里扔垃圾,把废纸团成一团,往垃圾桶里投,没扔进去。执着得很,又跑到垃圾桶旁边,把纸团捡起来,跑回到原地再投,这下终于投中。
哪像现在,一击即中。
多年不见,进步很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