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陈列着高大的书架,书架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类珍贵的书籍,以及堆积如山的奏章。
宇文滟置身于书海之中,显得格外渺小,她一边摸索,一边带着好奇与畏惧。
等走过最里面的一个书架,她终于看到宫人,他们都一言不发忙着各自的事,宇文滟面前摆了一张桌子,宫女们已经上菜完毕。
这时陛下从宇文滟身后出来,
陛下步履从容,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落在宇文滟身上,没有说话。
宇文滟察觉到身后异样,心中却不禁涌起一丝紧张,回头发现陛下后,刚准备要下跪,陛下抓住她的手臂,示意她不必多礼,随后在她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菜肴,
轻声问道:“这些是朕平时爱吃的,你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宇文滟微微颔首,不敢坐下,心中暗自揣摩着陛下的用意。
陛下见她拘谨,语气柔和道:“坐下吧,不必如此拘束,今日这里就朕同你,不必受那些规矩。”
宇文滟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目光仍不敢直视陛下。陛下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色泽鲜亮的菜肴放入她碗中,温和地说:“尝尝看,这可是御厨的拿手好菜。”
宇文滟心中忐忑,但还是依言尝了一口,这没想到菜肴味道丰富有层次,口感也十分恰到好处,她不禁展露笑容,表示赞赏。
陛下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继续问道:“你在御书房可找到了什么有趣的书籍?”
宇文滟沉思片刻后,谨慎地回答:“陛下,臣女对阅读并不特别感兴趣,但不得不承认,陛下殿中的美食确实令人赞叹,与殿下府中的佳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陛下听后不禁笑出声来,说道:“那还等什么,快趁热享用吧。”
宇文滟的恐惧感也随之消散,反而感到陛下十分亲切,也再次谢过之前陛下赏赐的衣裳首饰。
宇文滟渐渐放松了心情,开始细细品尝桌上的美味。每一道菜都如同艺术品般精致,味道更是令人回味无穷。陛下见她吃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时不时地为她夹菜,介绍每一道菜的来历和特色。
两人之间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愉快,仿佛不再是君臣,而是寻常人家的长辈与晚辈。
陛下向她透露:“朕与你父亲是多年挚友,自然会多加关照于你。”宇文滟稍作停顿,当“父亲”一词入耳,她不禁又想起自己身世不明,甚至宇文姓氏是否属于她都尚存疑问。
陛下注意到宇文滟情绪的波动,接着询问:“刚才孙若敏的话让你心烦了?”
宇文滟有些茫然地望着陛下,她不知如何回应。如果陛下对她的善待是出于父亲的情谊,那么一旦她并非父亲亲生,陛下是否还会这般耐心地指导一个身份低微之人呢?
宇文滟心中百感交集,犹豫片刻后,终究还是选择了坦诚:“陛下,臣女的确有些困惑。孙若敏的话虽是无心,却触及了臣女心底的隐忧。臣女对自己的身世一直存疑,若真相大白,臣女恐怕难以再承受这份厚爱。”
她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真挚与无奈。
陛下听后,脸上的笑容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温和:“滟儿,无论你身世如何,哪怕宇文庹不认你这个女儿,你都不必害怕,既然朕敢不管所有闲言碎语把你放在老二府中,朕就不会不管你。在长安城中,身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性和能力。你不必为此忧虑,朕对你的关照不会因此改变。”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过宇文滟的心田,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十分想要珍惜陛下的这份偏爱,可又担心圣心如渊。
她深深一礼,坚定地说道:“臣女明白了,定不负陛下厚望,竭尽全力以报答这份恩情。”
宇文滟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缓缓跪下,声音坚定而诚恳:“臣女谢陛下隆恩。臣女定当不负陛下厚望。”
她的目光坚定,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疑虑和不安都被这份承诺所取代。
陛下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亲自将她扶起,语重心长地说道:“记住,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只要心志坚定,终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与期许,让宇文滟在孤身一人的长安城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
陛下点了点头,满意地笑道:“也吃的差不多了,时候也不早了,就先回去吧。”
宇文滟微微颔首,起身行礼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