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滟微微颔首,心中对宁妃的温婉与体贴感到一丝温暖。
宁妃见她拘谨,便开始讲述宫中的花草趣事,以及自己制作胭脂水粉的秘方。宇文滟听得津津有味,渐渐放松了心神。
不久,宁妃宫外的赏花活动渐入高潮,笑声与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春日赏花的和谐画面。
宁妃见宇文滟已不再拘束,便提议一同前往赏花。
宇文滟欣然同意,随宁妃步出内室。
宁妃宫外,百花争艳,各色花朵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宁妃轻声指点,向宇文滟介绍着各种花卉的名称与特性。宇文滟听得入迷,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御书房内,金碧辉煌的装饰映衬着深沉的檀木书桌,书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奏章和卷轴。
陛下身着龙袍,端坐在御案之后,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一份份奏章。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国家大事,或是对某些奏章的内容感到不满。
就在这时,黄公公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他的脚步声在宽敞的御书房内几乎听不见。
黄公公是宫中的老臣,对宫中大小事务了如指掌,他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陛下的指示。
陛下抬起头,目光从奏章上移开,淡淡地问道:“宇文滟进宫了?”
黄公公立刻回答道:“回陛下,滟儿小姐已经在宁妃娘娘宫中了。”他的声音平和而恭敬,没有一丝波澜。
陛下微微颔首,似乎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意外。毕竟是它让宁妃举办的赏花宴,为的就是让宇文滟能够多进宫走动走动。
陛下继续翻阅着奏章,黄公公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可能的进一步指示。
片刻之后,陛下放下手中的笔,缓缓开口:“宁妃的赏花宴办得如何?”
黄公公微微躬身,答道:“回陛下,宁妃娘娘的赏花宴向来是宫中的一大雅事,今年亦是如此。宫中内外,无不称赞宁妃娘娘的雅致与周到。”
陛下点了点头,似乎对宁妃的安排感到满意。他沉吟片刻,又问:“宇文滟在宴会上可还适应?”
黄公公答道:“据奴才所知,滟儿小姐初入宫时略显拘谨,但在宁妃娘娘的关照下,已经放松了许多。宁妃娘娘还亲自为滟儿小姐讲解了宫中花卉,两人相处甚欢。”
陛下听后,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宁妃向来心思细腻。你去吩咐下去,赏花宴后,让宇文滟到朕这里来一趟。”
黄公公应声退下,心中明白,陛下对宇文滟十分关怀。
他快步走出御书房,去安排陛下的旨意。
宁妃虽然常办宴会,但由于孤僻冷淡的性格,常不与来客过多接触,总是任由宾客自行娱乐。
虽然宁妃也不大关心旁人的意见。但大家都不敢不给宁妃面子,赏花宴自然同往常一般热闹非凡。
宇文滟在宁妃的陪同下,欣赏着春日的美景,心中对这位温婉的妃子充满了敬意。
宁妃的细心与关怀,让宇文滟感受到了宫中难得的温暖。
在宁妃的引领下,宇文滟渐渐融入了这样的环境。也渐渐的不那么拘束。
宁妃观察到宇文滟逐渐适应了下来,于是便引领她一同前往女宾客厅。
谁知刚到外面,就听见里面指桑骂槐的,为首的便是那孙太师的孙女儿孙若敏,“宁妃娘娘常常办些雅会,从我及笄起,就没有一次没有受邀的,所以长安里的王公贵族,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的就没有我不认识的。”
孙家得势,奉承孙若敏的人也不少,只见她周围都站满了各家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