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儿本欲悄无声息地越过高墙,潜回庭院,不料方一脚踏实地,便蓦地回首,发现穆王与众随从竟都站在墙下,静静等候。
滟儿佯装未见,试图径直离去。
穆王却开口道:“王府的修建似乎尚有不足,连访客都不识正门所在,看来还需一番修饰。”
言讫,穆王缓步至滟儿跟前,滟儿本就身形娇小,面对高大的穆王,其不期然地退后半步,目光也不敢直视对方。
穆王轻启朱唇:“滟儿小姐,在下不揣冒昧,敢问您为何如此晚了方才归家?据在下所知,这宇文府的盛宴早已落幕多时。”
滟儿心中一惊,不免有些胆怯,她微微一笑,回答道:“穆王殿下,您误会了。我并非刻意晚归,只是贪恋这长安城的景象。”
穆王闻言,目光微闪,似乎在思量滟儿话语的真实性。
他缓缓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即便如此,夜深人静,小姐独自在外,终究不妥。
下次若再有此类事务,不妨告知一声,王府的护卫可为小姐提供必要的护送。”
滟儿心中暗叹穆王的心机,却不愿多生事端,便轻声应道:“多谢穆王殿下关怀,但滟儿自幼便习惯了独来独往,不喜麻烦他人。今日之事,纯属偶然,下次定会小心。”
穆王听罢,不再多言,只是微微颔首,示意随从退开。
他目光深邃地望着滟儿,仿佛能洞察她的心思,却又未再追问。
最后,他淡淡地说:“既然如此,滟儿小姐请自便。但愿下次你能遵守好你我的约定。”
滟儿微微屈膝行礼,然后转身,轻盈地消失在夜色之中。
穆王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却终究未再出声挽留。
夜风轻拂,滟儿的裙摆随风起舞,她的心却如止水般平静。
她知道,穆王的目光依旧在她身上,但她没有回头。
她不愿意让任何人看到她眼中的波澜,哪怕是一丝一毫。
她轻盈地穿过庭院,每一步都踏在月光铺成的小径上。庭院中的花香随着夜风飘来,却无法平息她心中的涟漪。
滟儿知道,穆王的出现并非偶然,他似乎总能洞察她的行踪,这让她感到一丝不安。
终于,她回到了自己的闺房,关上门的那一刻,她才真正放松下来。
滟儿倚在门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将心中的杂念驱散。
她走到窗前,推开窗户,让夜风和月光一同涌入。
望着满天的星辰,滟儿心中暗自下了决心。
她不会让任何人,即便是穆王,扰乱她的计划。
滟儿闭上眼睛,让心灵与夜空融为一体。
这时,邱娘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热水缓缓走进了房间,她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眼神飘忽不定,似乎心事重重。
滟儿察觉到了邱娘的不对劲,她那双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了邱娘细微的表情变化,便关切地询问起来:“邱娘,发生了什么事?你看起来心神不宁的。”
邱娘轻轻放下手中的盆,水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她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犹豫是否该说出真相,最终还是缓缓开口:“小姐,你中途下马车的事情还没传到穆王府呢,就被陛下知道了。陛下得知此事后,非常不悦,立即派人到王府来,给殿下好一顿数落。”
滟儿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有些诧异。她只是一个身份低贱,寄人篱下的庶女,平日里被这些位高权重的人监视也就罢了,可为何连陛下也如此关注她的一举一动?
她本想继续追问邱娘,究竟发生了什么细节,但转念一想,邱娘毕竟是宁妃娘娘的人,自己若是问得太多,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她不禁自问,自己究竟做了什么,竟让陛下如此关注?
她明白,自己在这王府中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她深吸一口气,决定暂时先放下心中的疑惑。
书房内。
玉霜心怀极大的不满,因为宇文滟四处乱窜,导致殿下受到陛下的责备,认为他办事不力,没有将吩咐的事情放在心上。
方武在一旁道:“那岂不是咱们王府的一举一动都被陛下所掌控?”
穆王斜倚在躺椅上阅读书籍,身着睡袍,或许是夜深人静,他显得有些散漫。
当听到方武的话时,他从容不迫地回应:“如果陛下真的对穆王府了如指掌,那么我所做的一切足以让他将我废黜无数次,我还能如此安逸地在这里看书吗?”
方武感到困惑不解,而穆王继续解释,陛下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提醒他,宇文滟并非可以忽视的角色,反而必须确保她的安全。
第二天清晨,穆王邀请他人一同出游,将宇文滟留在了府中。在离开之前,穆王嘱咐滟儿仔细研读《易经》,并表示待他归来时会进行考核。
然而,滟儿心不在焉,无法专心阅读,最终抵挡不住困意,开始打瞌睡。
当邱娘前来提醒她时,她辩解道:“放心吧,殿下只是不想让我四处走动,给我找点事情做罢了,他不会真的来考我的。”
说罢,滟儿注意到院子里的海棠树上,海棠花开得正盛。
这棵树位于大院内,从正门进入时总会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