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很快过去,转眼到了第三场比赛的时候。
这次场上的人更少了,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便不再参加第三场比赛。
是以周明月进到殿内,看到稀稀拉拉的几人时,还小小地惊讶了一瞬。
很快,她调整过来,坐在了考官席上,侍女见状,忙将试卷分发下去。
杨知礼拿到试卷的一刹那,心中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原因无他,而是这次的考题竟然真的如宋识说得那般,是以江南水患为题的。
杨知礼激动地面色通红,他看了一眼宋识地方向,心中暗暗涌起一阵感激。
幸好考前他着重复习了这部分的内容,又根据江南水患做了几篇文章,请了几个德高望重的夫子点评,所以今天的这份考题,他心中甚笃!
杨知礼回想起自己之前做的文章,深深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在心中默默打起了草稿。
一时间,场上安静的落针可闻,只听得到彼此的呼吸声。
周明月托腮看着场下众人的反应,其实今天无论场下怎样作答,她的夫子人选都已经确定了,正是太傅孙子,杨知礼。
前两场只有他和宋识胜出,所以第三场的赢家也要从这两人中决出,否则每人只胜一场,她的夫子就选不出来了。
而这第三场,周明月已经打算选杨知礼获胜,她实在是不喜欢宋识,若他成为自己的夫子了,周明月想着以后的日子便觉得头疼。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考生纷纷停笔,侍女将试卷全都收上来,周明月草草看了两眼,正要宣布杨知礼为一等的时候,突然听到殿外传来一声尖利地声音,“皇上驾到——”
底下的士子纷纷跪地,口中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良成帝笑呵呵道,“朕只是听说今日是选拔夫子的最后一场比赛了,来看看比的如何了,众爱卿都是我朝的栋梁之材,不必跪着了,平身吧!”
“谢皇上。”各位士子规矩地从地上起身,安安静静地坐在凳子上。
良成帝看了一眼周明月,问,“比赛如何了?”
周明月弯腰行了个礼,恭敬道,“回父皇,他们都已经作答完毕了。”
良成帝挑眉,看着桌上的一沓试卷,问,“这便是各位考生的答卷吗?”
周明月点头,“正是!”
良成帝今日还是听身边的太监说,太傅的孙子也参加了公主的夫子选拔赛,这才记起今日是比赛的最后一场,好奇最后周明月会选谁,良成帝便立刻来到这里了。
他坐在椅子上,将试卷一张张翻过,在某一份试卷面前停下,感慨道,“这份回答针砭时弊,用词犀利,非常大胆。”他朝上面的名字看了一眼,微微惊讶,“宋识?”
皇上亲临,宋识半垂着眼,看着自己的砚台和毛笔,听到良成帝唤自己的名字,起身行了个礼,恭敬道,“臣在。”
良成帝将这份答卷从头看完,越看越觉得写得不错,对宋识的态度也越发和蔼可亲起来,“宋识,今日这份考卷你答得不错,看来这场比赛的赢家,非你莫属了。”
宋识被良成帝夸赞了一通,却没有半分得意之色。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安静的周明月突然出声道,“父皇,今日这场比赛,儿臣心中的一等并不是宋大人。”
众人听到这句话,心中瞬间咯噔一声。
良成帝也有些好奇,“哦?那你认为谁是第一。”
周明月将杨知礼的那份答卷抽出来,放到良成帝面前,回道,“儿臣认为是这份。”
周明月选杨知礼为一等,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想宋识成为她的夫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杨知礼的回答确实不错。
有理有据,可行性极好。
一时间,场内变得更安静了。
沉默了几息,眼看皇上和公主各执一词,众人也非常期待,今天的一等会花落谁家。
就在这时,良成帝突然朝宋识道,“宋识,你来说,今日的一等应该给谁。”
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连周明月也皱眉看向他。
别人不懂,周明月确实懂的,只要宋识说一等应该给自己,那么良成帝下一句就是,“朕和爱卿所见略同。”然后顺势把一等给宋识了。
宋识的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臣不知道今日的一等应该给谁,但是早在比赛之前,臣就已经听说,这场比赛的胜者由公主择定。是以臣以为,若公主属意杨公子,那么今日的一等应该给杨公子。”
这个回答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等宋识回答结束的好几息内,殿内还是非常安静。
周明月看这副正气地呆头呆脑的样子,心中突然划过一丝异样。
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