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下人的民生疾苦,要单纯许多。
挨饿,挨冻,病痛得不到救治,孤寡得不到帮扶......
薄止余一开始只是想要调解一下当下的经济结构,能让国运强大,让韩谷这个太子坐的坦荡无愧些。
但他很快发现,处理朝政压根就不是一件一件的事。而是一张地图上,很可能同时爆发的数十件、数百件事。
韩谷经常为此披衣坐在议政阁直到天光大亮。
倒不是说处理事情有多难,而是向下面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意思是一件实在很难的事情。
这里的官员可没有oa,没有公文,没有随时可以沟通联络的软件。
薄止余一面忙着码头的事,一面觉得另外一头压根就是个无底洞。
他将请帖收拾好,去看韩谷那边的情况,只见议事阁内仍然人头攒动,议论声嘈杂的比百姓农家的市场还要夸张。
他们前日讨论的事宜是科举、蛮夷、水患、旱灾。
昨日讨论的事宜是科举、蛮夷、水患、蝗灾、疫病。
今日讨论的事宜是科举、蛮夷、水灾、疫病、赈灾、户籍迁移等......
薄止余没有吭声,他的目光随意在这些官员身上游走,最后落定在了一个长相颇为异域的人身上。
“这人是谁?”
鲁国公的声音不大,不过暗中注意他的人却很多。
很快,就有人凑过来解答。
这个眼窝深、鼻梁挺的男人来自百夷,是外族官员,官职不高,今日会被叫到这里来,纯粹是因为户籍迁移的问题。
有人建议将灾地的百姓迁移到南方,等待过去三年后,土地恢复,愿意回来的可以再迁移回来。
在古代,去百夷这种瘴气炎热的地方,无异于流放。
大家还在激烈讨论。
而薄止余则摸了摸脸,他看着这位外族人,脑海里忽然蹦出来一连串的关键词——穿越者、百夷圣女、左拥右抱、称霸天下。
对了。
百年之后,会有一个穿越者。
怎么没说早来几十年。
薄止余有些想骂人,一百年后的韭菜现在割不到,这岂不是资本家最痛苦嗯事情。
他发散思维的想了很久。
这个穿越者应该是韩氏的后代,但是他脑海里那本系统的巨作小说,开篇对穿越者家世的描写是一个旁支偏族。
先是被分封了地盘,然后幸运的捡漏登基,登基之后的故事有点像基建男频。
总之,这个穿越者明显是个卷王。
最终卷里,他甚至创造出了蒸汽机和电灯泡。
薄止余作为财管类的学生,对于小说里的光怪陆离嗤之以鼻,最常看的文学作品是余华的活着和古龙武侠里的萍踪侠影......
他的专业只是在经济逻辑上。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说不想叹气是不可能的。
对于迁移百姓这个政论,薄止余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他只能告诉韩谷,“南边百夷之地其实也有很多丰富的物产资源,至于瘴病......如果让一位专业医者编纂类似三字经这种朗朗上口的防治法则,应该能起到帮助。”
韩谷的专业和薄止余有一部分雷同,他们都很在意钱的作用。
一个漂亮到令人心驰神荡的鲁国公,一个清雅出尘如霜雪的太子殿下,两个人背过人的时候会坐在一块认认真真的谈钱。
传出去恐怕没几个人能信哈哈。
韩谷也算出了迁移人口这部分费用,他轻轻摇头,“户部已无多余银两了。”这里也需要钱,那里也需要钱。
“嗯。”薄止余想了一下,“钱的事情好办,等科考吧,等到科考钱就够了。”
南方的商人各个都有家底,拿出来平均一下,至少够全天下的穷人吃一年。
而且,对付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商人,鲁国公显然很有办法。
经过那日后,焦则下定决心,全力备考,于是专门拜访了华阁老,虽然没能成为人家的弟子,却得到了不吝惜的指教。
“这届科举有所改制,以往八股论策论被鲁国公进行了细微调整。增加了附加的题目选择,更实务了......”
科举的重要性太大了。
就算是薄止余也不敢轻易大刀阔斧的进行整改。
毕竟人家学了一辈子的八股文,你转头就说不考了。
说不好,举子们会气的想砍你全家。
华阁老说的话,焦则都认真记住了,不过他这一去完华阁老家,转头就有一群举子抹黑到他家中拜访。
以薄止易为首,抬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箱子。
这箱子里的东西,就连焦则看上一眼后,也会觉得心怦怦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