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行彻刚离开的时候,她确实沉不住气,几乎每日给李行彻写信,内容就像是日记一样,都是流水账。
但是后来的一两年,军中的事情开始多了起来,她每日琢磨的都是怎么打胜仗。
那些信也就压箱底了。
不值一提。
新年这天,温之蓝去拜访了三军将士。
军事高地,寒冬凛冽,已经过了立春,但是气温不升反降,今日更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整个天都是雾蒙蒙的。
即便是新年,城中驻守的士兵也还是严阵以待。
陈识一身戎装,对温之蓝行礼,“过几日就是军事演习,恳请温将军届时一定光临。”
温之蓝对他点点头,就告辞了。
她还要进宫面圣。
宫中,气氛温馨,和军营里的大不一样,可谓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不得不说,宗朝的根基牢固,几代皇帝打下的江山也够后辈们守着过了。
她刚进宫,就看见宫城的围栏上,站着两个人。
李赢辞抱着谢素儿站在高出眺望远方,两人恩爱非常。
她受命走上宫城,巍峨的宫城就在她脚下,她定了定神色,说:“皇上万岁,娘娘千岁。”
李赢辞身边还跟着几个文官,都是皇帝党的。
他笑着说:“之蓝来啦?快来看看这万家灯火的别致景象。”
温之蓝看过去,有些震惊地看见整个燕京灯火通明,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夜里很是明亮。
大雪之中,点缀在连绵雪山上的,是家家灯火。
但是这大冬天的,炭火和煤油都是很昂贵的,这么点着根本吃不消。
温之蓝问:“这灯火是?”
李赢辞哈哈大笑,搂着谢素儿亲了一口,“这当然是朕的江山社稷。”
好一个江山社稷,温之蓝心下震撼。
谢素儿站在城墙上,美人美景,被暖黄色的灯火映照得越发迷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赢辞爱极了谢素儿这副模样,“爱妃喜欢灯,朕就让这燕京的灯,亮一整夜!”
温之蓝垂下眼睛,这几日,京中的煤油价该暴涨了。
她凝望着远处的火光,大抵是自己眼花了,她竟看见连片的地方一同烧了起来。
在这漫天雪景里,火势一发不可收拾。
众人还在欣赏,直到有官员惊呼:“陛下,这好像是着火了!”
那些火光像是有生命一样,直逼皇城脚下,就连温之蓝也没见过这幅场景。
后知后觉,她意识到这是有刺客。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几道吼叫声,熟悉的虎啸声响彻云霄,温之蓝跟在所有人后面下楼,就看见那头老虎一口咬掉了一个太监的头。
“是皇宠!这可怎么办啊!”
李赢辞在后面喊:“不要伤害它!我看谁敢动手!”
因为他的命令,那头老虎眨眼间就吃掉了几个人的头。
李赢辞转头寻找可以保护自己的人,就看见了温之蓝,“护驾,护驾!”
温之蓝惊了一下,被李赢辞一把抓着抵在身前,她带着李赢辞躲过老虎,往宫内跑。
“不行,往外面走!”李赢辞命令道。
“陛下,三个宫门已经被堵死了!”温之蓝试图解释。
就在这时,谢素儿痛呼一声,“陛下,我的肚子!”
谁知道李赢辞一把推开她,冲上去,一把攥紧温之蓝,“你保护我!”
李赢辞自从登基之后,就好逸恶劳,平时尚且风度翩翩,搞些文人墨客的风度,但其实骨子里就是个贪生怕死之徒。
他没有形象地跟着温之蓝,“你若是不护着我,朕就让青宁将士陪葬!”
温之蓝叹了口气,命令管黄门的侍卫开门。
这扇门是最隐蔽的一扇门,平时都是宫中小太监进出的,现在被用来逃命。
整个天地都烧起来了一搬,温之蓝耳边只听得见李赢辞的呼叫,还有民众的咒骂声。
“这就是皇帝!乡亲们,这就是皇帝,新春佳节,自己喝酒享乐,让我们彻夜亮灯,只为了博妃子欢心!”
民众起义的领头人将道口对准李赢辞,温之蓝只好往前挡了挡。
她大声说:“先把刀放下,先放下!”
李赢辞:“温之蓝!你还在说什么,这是叛变,是叛变,把他们都杀了!你不是很厉害吗!”
来讨个公道的民众们一听要杀了自己,都看向温之蓝,“温将军,我们知道你很厉害,那就看看能不能把我们都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