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周而复始 > 第138章 第136章

第138章 第136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8分钟的时间里,任何一个队员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成绩。这项科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环数最高者获胜。

二中队队长宗天和正在操场上带队训练。

宗天和是队员中为数不多的参加过勇士竞赛的老队员。

两年前,他拿了唯一一个个人科目的冠军,而今年参赛,晏麒想让他挑大梁。

30岁的年纪,体能方面已经不占优势,宗天和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当晏麒找到宗天和,希望他带队参赛时,他这样对晏麒说:“大队长,我的体能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一点点下降,我……”

晏麒感受得到宗天和的迟疑和顾虑,“但是你比年轻队员们都有优势。”

晏麒的意思宗天和明白,他有比赛经验,也有射击技术,跟其他年轻队员比,他抗压能力强,能稳住局面也能承受失败。

“您真的想让我带队?”

“真的!”晏麒严肃的说道:“当然最后还要看你个人意愿,你不用现在回答,想好了再答复我。”

宗天和内心激动不已,只因为晏麒把如此重担交付给他,如此相信他,如此器重他。

想也不想的他便答道:“不用想了大队长,我去!”

感觉宗天和表情有些紧绷,晏麒开解道:“别有压力。”

宗天和点头,深吸口气,他憨厚笑道:“压力确实有,没压力不现实,但是我觉得我更多的是期待。大队长,我想拿第一,回报领导对我的信任。”

晏麒此时正色道:“不是回报领导,是回报你自已。”

“是!请大队长放心!”

11月份,除了勇士竞赛,还有另外一个赛事,国际特种狙击手射击竞赛。

此项比赛两年一届,比赛科目分挑战、个人、小组、综合战斗四个类别,设置潜伏、对抗狙击、价值目标选择狙击、远距离山地搜索狙击等12个竞赛课目。

晏麒在苍龙特战队时,曾经有幸参加过几届,最好成绩是个人全能冠军。

这是同类型最辛苦也是最知名的比赛,是考验狙击手真正实力的赛场。这个大赛向全世界宣告,谁才是这个世界最会使用步丨枪的人。

历届国际特种狙击手竞赛都允许参赛国使用本国装备,曾经和金启晗聊起这些的时候,他问晏麒什么样的枪最好?

晏麒不假思索的回答是自已的枪。

其实这和爱国情节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在这种特别强调精准射击的比赛里,自已的枪,总是最好的枪。

这些年参加国际比赛,晏麒和他的战友们从遭受冷眼和嘲讽中,用一枪一枪打出的成绩让国际同行们对他们刮目相看。

他们咬紧牙关,刻苦训练,哪里落后,就苦练哪里,一直是在学习在进步的状态。

全智荣就曾经对他们说过:我们不仅要学习进步,更要致力于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曾经全智荣第一次带队参加国际军事赛事,他们是被一路嘲笑着走过来的。

当年他和战友们参加爱尔纳突击,手中的85狙被同行们嘲笑的画面,成为了全智荣心口的一块疤。

后来赛罕他们参加世界特种狙击竞赛,88狙一上场又被嘲笑,手上的老家伙什,都让国际同行笑掉大牙。

因为设备的弱势和对创造性科目的陌生,赛罕他们在第一次比赛中仅取得了个人18,小组26的成绩。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部队才开始重视狙击体系的重要,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新的狙丨击枪才开始纷纷立项研制。

09年成丨都军区购入了雷明顿m700,在针对性的集训后,又一次参加了这个比赛,总成绩略有提高,并且在某些项目上开始拿到第一。

晏麒就是在那次比赛中一战成名夺得个人项目的冠军,这也是我军首次在这类比赛中夺冠。当时整个成丨都军区,上到司令员下至列兵,走到哪里都是扬眉吐气的。

从2010年开始,他们不断更新换代,从ssg3000,到后来的LR4国产高精狙,再到现在拿着T5000出去比赛的土豪。

晏麒他们经历了被嘲笑和狠狠打脸嘲笑他们的人的全过程。

2011年苍龙特战用上了高精狙,这个时候他们的团体排名已经挤进了前五。

之后几年,全军不同的队伍分别参加了哈萨克斯坦的‘金鹰’,约旦的‘勇士’,澳大利亚轻武器技能大赛等国际重要赛事,成绩都非常优异。

网络上曾有很多人质疑这些比赛的含金量,但是晏麒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参赛的意义绝对不在几块国际奖牌,他认为走出国门跟西方国家的同行多探讨多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军队的训练水平。

尤其是对狙击乃至现代轻步兵作战技术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由领导层到基层,从使用者到设计者,生产者观念上的整体转变。

全智荣当年就曾经对他们说过:我们这代军人很幸福,因为我们能亲身经历这样的转变。

训练场上正在进行的是一项高难度的狙击训练,此刻孛儿帖赤那和苏芃邑组成的狙击小组正在射击地线,他们使用7.62MM高精度狙击步丨枪对100米外的粉色气球进行瞄准。

靶标区域的气球前,设有两块玻璃阻隔板,子弹需要从距离约1.5CM的玻璃缝隙中穿过,击中气球。而玻璃之间的缝隙,只容得下一颗子弹通过。

他们的目标是气球,而旁边的玻璃就相当于‘人质’。

在战场环境中,作为一名狙击手,只有一次机会,第一发子弹决定成败。无论是实战环境还是比赛现场,狙击手绝对不再响第二枪。

如果此时此刻孛儿帖赤那心里发生了变化,势必这一发弹着点会出现意外,而这就意味着这个课目被判定失败。

孛儿帖赤那和苏芃邑在三月份的魔鬼周时正式成为狙击搭档,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训练磨合,逐渐在磨合中产生默契。

此时苏芃邑向孛儿帖赤那汇报参数:“距离122,风向偏西,风速1.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