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灯】一只。
等一等……元黎停留在仙鹤灯的界面,精美绝伦的花灯比上回在灯会抢购得更好。
她半倚着迎枕坐起来,揉了揉太阳穴。
莫不是,系统延迟了?这怎么看,都应是上元节该给的道具吧!
【对哦,但是山市今年……推迟……】
系统的电子音停停顿顿,很快消失不见。
“哈喽?”元黎在床上蹦起来,“系统?”
隔壁小倩听见动静,拎着一壶热茶跑进来。
“你醒了,头还痛吗?”小倩倒了一杯茶递给她,“方才我听见你嚷嚷,可是魇着了?怎的喝了那么多酒,我们把阿白教训了一顿……”
小倩叽叽喳喳的,系统的声音再也没有响起。
元黎选了练武场这块空地把茶梅种下。
每日练武的燕赤霞便在茶梅下做早功。
山脚下的山泉还未见成效,茶梅倒迎来了一批客人。不知是谁最初开始传,说是金斗山上的道观有一株茶梅,正值花季,落英缤纷。
花朝节便有人专程慕名而来,又乘兴而归。
于是流言传着传着就变得离谱起来。
元黎不止一次听客人八卦。
“他们说这儿有数十年的茶梅,有鼻子有眼的,”客人促狭地大笑,“我能不知道吗,去年此地还是燕道长的练武场。”
风吹过,吹落殷红花瓣,铺就一地。
练武的燕赤霞顶着几点红雨。
元黎陪客人绕着茶梅散步。
“您这茶梅真好,是何人培育,能有这般手艺?”客人好奇地打探。
元黎干笑两声,“嗐,年前在一个偏僻山谷里发现的,也就这一株。周遭无人管它,就把它移回观里了。”
“那便不会有第二株了。”客人颇遗憾,连连感叹,“说不得真有百年岁数。”
“这我就不知了。”
元黎打着太极,心里门清。过两天,外面就要传,金斗观有棵百年茶梅老树了。
-
过了半月,到了上巳。
卖花郎们担着担子,往集会和坊间挑着春花去叫卖。
金斗观的道士们没有往庙市去,就近在金斗山脚下摆起了小摊。
倒不是金斗山有多出名,上巳节的游人不是往北郊或者湖边去,斗一斗风筝,就是向南面的丘陵群山来,正合踏青之意。
爬山的人有一些,无论隔壁西山还是金斗山都有。
元黎把燕赤霞他们留在观里守家,和小倩两人下山,带着新制的红绳和香囊。
供花满足道观信众的还不够,莲花灯元黎也早有打算,计划留给陶家村的两户人家,早早地给里正递了话,让他清明前领了去。
至于仙鹤灯什么的,留着给猪仔阿白玩吧。
山泉在山脚下形成一个天然的小憩之所,
二人把一方簟席摊开,在山泉一端坐下,点起小风炉,从泉中接水煮茶,供歇脚的游客饮用。
面善的信众路过认出了她俩,相互致礼。
“道长今儿怎么不在山上?哟,还在这里煮茶,某请一杯。”
信众们彼此介绍,几家人接下了新煮的茶,回赠两根桃李枝。见此风景不错,决定在附近歇下玩耍。
渐渐聚拢了一大片人。
大多数人来喝了茶,自然会瞧一瞧摊子上的红绳香囊。
“金斗山什么时候有一口泉?”元黎听见有人问。
“嘿,”回答的人来了劲,“你可不知道,这是金斗观山下一夜之间出现的,听说有灵得很。”传得跟茶梅似的。
“我们带水囊了没?”一位夫人询问婢子,吩咐道,“一会儿装一点回去。”
周围人见状纷纷效仿,排着队来泉口取水。
元黎惊奇地望着这一幕。
小倩与她低声耳语,“这口泉是什么时候来的?”
元黎同样小声地回复她,“我喝完酒的第二天。”
小倩:“……是山神所赠吗?”
元黎:“你还记得我们山路上有盏白灯,一点画儿也没有吗?”
元黎怀疑那盏没有形状没有颜色的灯,就是系统给自己暗箱操作的结果。
小倩点点头,感悟到什么,“是白灯赠的。”
元黎点头,又几位游客移步摊前。
她抬头一看,一边是一位独行的妙龄女郎,另一边是一对带着家仆的夫妻。
元黎看看存货,“客人,香囊只剩一只,红绳还有好些。”
那对夫妻中的郎君看起来是个书生,气质孱弱,好脾气地推让道,“我们要红绳就行。”
他夫人不置可否,二人选完红绳离去。
单独前来的女郎并没有立即选货,而是注视了好一会儿夫妻的背影。
她从竹篓中挑出一根红绳,捏着粗犷的嗓子,“我便要这个就好。”
女郎装束的男子扔下一句话,并银钱几枚,扬长而去。
好半晌,金斗观二人组惊叹。
他易容/化妆技术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