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 > 第53章 报案

第53章 报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头绳娃娃捂嘴,咧开大嘴,无声笑起来。

纸穿山甲爬了正常人手臂长的一段距离,喘了口气,一头猛扎进木盒,安心地躺在角落。

木盒里还有另两个纸人,一只猪仔,一个乌龟,似乎木盒是所有华胜的家。

小徐哽住。

头绳娃娃斜眼瞄他,神情从喜悦变为气急和不屑,仿佛在嘲笑他是个说不出话的哑巴。

元黎正色道,“你来此之前,我们观内研究了一下。”

小徐虚心受教,“您说。”

元黎举起手里的剪子。

“这是一把剪刀。”

她又从木盒夹缝中抽出一只红纸耗子。

纸耗子肚子圆鼓鼓的,好像是年节特地剪成丰衣足食的模样,连耗子都养成了硕鼠。

元黎介绍道,“这是一只偷吃了金斗观半斗米的耗子。”

小徐:?

元黎把纸耗子的肚皮,剪出一条小口。

本来在嗤笑的头绳娃娃吓得捂住了眼睛。

顷刻间,小口像活过来一样,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口子。

元黎抖了抖耗子,里边源源不断地掉出米粒,哗啦啦落在小几上,竟堆得有一尺多高。

头绳娃娃张开五指,透过指缝偷看。

看到米山形成时,娃娃的嘴都张大了,不可置信地看着那只小耗子。

小徐惊异地问:“那它会如何?”

“它可能偷不来米了吧。”

元黎把纸耗子放下,耗子变得瘪瘪的,像破了的气球。它低头看向自己的肚子,发现再也鼓不起来,很是难受,耷拉着尾巴回盒子里了。

小徐:“神乎其技也!”

元黎请他看小课堂门扉上贴的瓜果图。

那是华胜娘子亲自所作,她剪的多是静物,剪的少的鲤鱼猪仔也没有活过来。

然而她们自己剪的就不一样了。

元黎把知晓的信息一股脑倒给他。

“那位娘子元日那天,在龙泉坞路口摆摊,摊位在第一个。她登记过,可以去查。摊上专卖华胜,这剪子也是她卖给我的。听说她前年也来过,只不过生意不好,去年则是约上摊子。”

小徐皱眉:“那我回头去找龙泉坞摊贩登记簿查一查。”信息量不少,但只要有线索,就还有查阅的方向。

元黎特别说明她体会出的精髓,“只要细心手巧,既不会伤了纸人,也不会损毁了器物。”

小徐贪图她的剪子。

元黎推了推不存在的眼镜,“我叫它,南海鳄鱼剪。”

“这是个什么典故?”

“凶神恶煞,鳄鱼金剪。”元黎品了品,更正说:“鳄鱼铜剪!”

小徐郑重其事地写下借据,表示用完剪子立马还回来。

元黎提醒他,“这些人胜都是用这种剪刀剪的,或许那些失窃的人家,本身就有铜剪刀。”

小徐思路发散,“重要的是把剪子收回来?”

“应当是收不全的,买剪子的人,必定会比报案的真实人数要多。”

小徐借了剪子去各家办案,奔走几日,总算得了却几桩案件。

丢失的财物还了回来,至于会动的纸人,多数被保留了下来。

再次上山的小徐颇为心累。

不仅他去龙泉坞没查出名堂,登记的人名不甚被寺僧错笔弄污,笔迹不可明辨之后,回访案情也很不顺畅。

上回在府衙门口报案的人家,火急火燎,扯着胥吏们要求去家中审问。

一夕之间,胥吏上门,却变成了一件不受欢迎的事情。

好几户说得冠冕堂皇,“不劳府吏们费心了,年节下跑来跑去,怪遭罪的。”

懂事的人奉上银钱,“多谢兄弟们,买点酒暖暖身。”

有恭维敷衍的,就有直接了当的。

一个憨实的老汉主动找上小徐,拒不上交华胜。

“我家的人胜是照小儿幼时的模样剪的。”老汉言语诚恳,折了腰拱拱手,“小儿夭折多年,老妻可稀罕这小人哩。还请差爷通融一二。”

一日之间,人胜弄出的案件变成了一个游戏。

虽然它本质上是恶作剧,许多人都从中获得或多或少的乐趣,把它当做一场别开生面的年节庆典。

卢太守宽和,挥挥手就此揭过,还问小徐金斗山上有没有多余的纸人,太守家也需要过节嘛!

小徐再次掷茭,出了个圣杯,他情绪缓和了些,携着元黎新剪的彩纸离去。

小徐刚走,阿白把穿山甲请了来。

穿山甲一见红纸穿山甲就很欣喜,顾不得对方工艺粗糙,把纸穿山甲顶在头上。

两只穿山甲在胡床上爬来爬去。

到了人日,这些纸人失去了活泼,安分守己地待在了屏风上,变成了真正的华胜。

穿山甲有些失落,宝贝地捧着红纸走了。

同样失落的还有被恶作剧伤害的人家。

大伙儿虽然知道不可能,仍旧忍不住向府衙求助。

在小徐反复持续的焦头烂额中,上元节不知不觉到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