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 > 第40章 宁生

第40章 宁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学子们相携下山,转道城郊龙泉一瞧,两三个眼熟的同年呼朋唤友,一同往一处寺院侧门里去。

同年笑着招呼,可不正是巧了,今日就有文会,一道来罢。

金斗观租客便叉了手,从善如流地跟着人流进去。

文会在寺院辟出的一方大亭子,亭后是青山溪涧,起名冷泉。

哪怕近日里办过几场文会,学子依旧热情不减,不仅坐满了席间,冷泉亭边角还围坐了好些读书人。

众人赋过诗,交流一会儿秋闱事,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荐几本自己读过觉得不错的策论集子,论起各自温书的近况来。

租客接了元黎的请托,此时个个儿摩拳擦掌,想要看看哪个同年有换住所的需求,好把对方拐带上山。

金斗观是在深山不错,山路却并不难行,最多就是远了些,寂寥了些,这都是对读书的好处。

他们又不是坑人,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惠及同年,约好一同温书至深夜。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可惜问过一遍,几位同年不是已经交付银钱,早早与僧道知事定下时间,就是不想麻烦,费事再搬到山上去。

还有人反过头来撬他们的墙角。

“我寺里还余几间斋舍,何不来与我们同住?”

年长的学子不甚甘心,干巴巴地争取着,“我们道观有盏大灯,夜里也如白昼。”

他一同乡笑着拍了拍他,“待解试结束,我必上山探望。”

总算劝得一人,尽管晚了些,到底也有望,学子便不再强求。

众人说起路上的趣事来。

倒是一个东道县府来的学子郁郁寡欢,独坐在末席。

邻桌见他今日极少话,想必是有心事,给他倒了杯柘浆,开解道,“岑郎君近来温书不顺?”

岑郎君回过神,为自己的扫兴致歉,道出原委。

“我途中认识一个考生,同车而来,这几日却联系不上,因此心中担忧。”

岑郎君几人进城那日稍晚了些,城中几近住满了,他们只得将就一晚。本约好一同再找个好去处,怎奈众人想法都不一致,便各自去寻新住所。

虽然不是同乡同里,同车也是难得的情谊,大伙儿约好前天一早在兴善寺门口相见,不料对方迟迟未至,到今日也没有音讯。

席中同年问道,“考生是何姓名?我要是知晓,可帮忙传话。”

岑郎君连忙摆手,“不劳年兄传话,只须知晓他安好便是。”

“请说来。”

大伙儿皆望着席末。

岑郎君道,“他是余杭县宁生。”说完又交代了对方名讳年岁。

学子们交头接耳片刻,均未听说过此人的踪迹。

一人问,“宁生临走前可有交代去向?”

岑郎君回:“他说经济拮据,想寻一清净荒寺。”

岑郎君先前不怎么赞同,不纳钱粮的野庙,连个生火炊饭的地方都没有。出行在外,首要保证的是安全便利,更何况是前来应试的士子。

提问那人忖度片刻,也觉得对方或许露宿野外,行踪难寻。

“郊外地广,一时联系不上也常有,你温习要紧,开试前两日再看。”

岑郎君只好作罢,左右又劝慰几句,唯金斗观租客面面相觑,敛起古怪神色匆匆回山。

观里在吃火锅。

仍旧是在廊下,几人围着一张大桌,五瓣铜锅里都是红彤彤的汤底。红锅嵌着红锅,不是辣油,就是番茄,元黎吃得嘴角通红。

她虽然好吃,其实并不禁得起辣,吃了一小会,额间汗流不止。不过元黎还算好,桌上好几个跟她一般的人,甚至还有涕泪横流的。倒是阿白和燕赤霞很镇定,两个人专挑辣锅,面上一派自然。

猪仔就是那个吃不得辣的。

他一边流泪,一边吸着气跟大伙儿介绍他的旧老板。

“他是个波斯虎,通体黄毛,很是富贵威严。”说话间瞄了元黎一眼,期待对方纠正对黄毛的审美。

阿白想了想,反驳道,“我去的时候,他好像在斑秃。”

“怎么会呢?!”

元天霸没想到波斯虎大王还会掉链子,忙找补道,“他定是在换毛。”

元天霸又扫了自家师姐一眼,对方点点头,正在奋力跟辣锅作斗争,反应不是很强烈。

他松一口气,欺负席间两个没皮毛的人不懂行情,“季节更换,尤其现在天凉了,里面要重新长绒毛……”

阿白淡淡地看他一眼。

“你看他!”元天霸察觉到对方的不屑,炸毛地跟元黎拱火,“他什么意思!”

学子们就是在这个时候回来的。

几人进到院子里一看,除了道士们和日常做饭的厨娘,还多出来几个生面孔。

道长与他们轮番介绍,这些都是观里胡大厨的父母兄弟,住在后山耕种养殖。于是租客便和生面孔们相互拘谨地打招呼。

元黎笑着邀请他们吃火锅。

胡厨娘向租客解释,“这是辣锅,具体味道吃了便知。另一侧是番柿,有点酸,但很开胃。”

她指了指桌上几盘羊肉胡饼,“吃不惯可以吃正常菜。”

租客道谢坐下,听观里众人聊着天南海北的话题。

四人被氛围感染,也不再顾及食不言寝不语的圣人教诲,说起今日的见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