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缕阳光锁定刚苏醒的河口村,趁着天刚微亮,几个孩子悄悄地从家里跑了出来。
他们几人约定着来到了一户人家的窗外,合力抬起了一个孩子攀上了墙头。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左边一点...等等,右边,别走过了啊!看不见了!”
一番手忙脚乱之后,孩子们总算屏住了呼吸安静下来。
最上面的孩子攀在墙头,眼也不眨盯着里面其中一个屋子。
“小妹,醒了没?”穿着灰色布衣的大娘在门外喊着,“你云哥今天从山上回来,等会儿带你去接他。”
“知道了。”门被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粉雕玉琢的瓷娃娃女童,她虽同样穿着粗麻布衣,却怎么也遮掩不住她同村中其他女童不一样的精致感。
红笺刚伸了个懒腰,便察觉到了紧盯着她的一道视线,她微愣,然后看向墙头与那男孩对视上了。
男孩顿时呼吸一滞,眼也不眨,脸颊逐渐红烫时,却见眼里长相可爱的女孩伸出小手指着他就对旁边的大娘说道,
“娘,又有人扒我们家墙头了。”
“什么?那群小兔崽子,我要他们皮开肉绽!”李四娘一听,顿时心里一阵火大,在周围寻了片刻后便抄起一个扫帚走向墙头,举起扫帚就是一阵乱捅,“走走走,都给我快走!”
墙头上的孩子们顿时一呼作鸟兽散,一下子跑没影儿了。
杨大娘心里一阵气,扔下扫帚就抓着红笺的手往前走,红笺微蹙眉头,喊了声,“疼!”
“噢噢,是娘不对。”杨大娘回过神来,忙低头呼了呼红笺被攥出红印子的手腕。
然后她扯着红笺说:“小妹,村里的男孩们坏得很,你可别一个人跟他们走。”
红笺眨了眨眼,黑亮的一双杏瞳看着大娘那张苍老的容颜,她微微勾起一抹甜甜的笑,
“好的娘,我知道了。”
-
三年前,河口村里来了一个老先生,老先生说要隐居在河口村上面的山头上。
然隐居生活难免寂寞,便与河口村的村民们约定,以三个鸡蛋作为拜师礼可送孩童随他去山头教学三年。
如今三年已过,之前送孩子们上山投的村民们都聚集在村口处翘首以盼看向那条山路。
不知过了多久,那条山路的对面有了动静。
先出来的是一个杵着拐杖的白发老人,他身后跟着两个小孩搀扶着他。
不一会儿,周围的村民们顿时兴奋起来认起了自己的孩子。
“狗蛋!在这儿!娘在这儿!”
“铁娃,快让娘看看你瘦了没,哎呀,怎么还长帅了!”
“翠花,爹的小翠花!”
...
“云哥!快过来!”杨大娘瞅中一个孩子,连忙拉着红笺的手走上前去,“小妹,快,快喊人。”
“云哥,欢迎回来。”红笺乖顺地喊了他的名字。
眼前这个男孩如今已有十二岁左右了,身高比同龄人都高了好多。他垂眸看着比自己矮些的红笺,“嗯”了一声。
有的孩子选择回家,也有的孩子破天荒选择了要跟着老先生继续修行。他们带来了许多粮食和鸡蛋,郑重向自己的父母们道了别。
沈雁云静静地看着那一行人又随着山路慢慢远去,随后跟着杨大娘和红笺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