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的瞬间,瞿期先是露出了茫然的神情,他像是没反应过来,直到几秒后,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收敛起来。
他极轻地瘪了一下嘴角,又重新笑起来,状似平常地说:“没有啊,我没有不想笑。”
可话虽如此,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撑着头手望向了窗外,没再开过口。
直到下车时,应知寒看到他眼尾有一抹红,淡得几乎会让人忽略掉。
转了一次公交之后,他们在云屏大道的站台下了车。眼前的这条路宽阔笔直,坐落在一所大学的后门附近,再往前一两个站就是公交的终点站。
怀宁周边多山地地形,站在云屏大道往前一望,能看到道路尽头有连绵不绝的山脉。清晨的云雾从中间将山体一分为二,上半部分看起来就像隐隐约约的海市蜃楼。
瞿期跟着应知寒顺着这条路往前走,没走几步,就看他过了个斑马线,径直走进了一家很像餐馆的铺子。
进门前瞿期抬头看了一眼,门口的匾额写着:邱婆婆面馆。
“到了么?”他见缝插针地问了一句,忽然意识到自己因为长时间没开口,声音有点艰涩。
“嗯。”应知寒轻车熟路地把东西放到桌上,“你先随便坐会儿。”
说完这话,他就走到了后面一个小隔间里,从那凿开的透明窗口来看,大概是后厨。
瞿期拿过手边的凳子坐下,目光扫了一眼店面,这个店铺的面积不算太大,总共只放了七张白色方桌。店里很干净,打扫得一尘不染,是那种朴素不浮夸的装潢,但让人觉得很舒服。
除此之外,店里零星有两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在吃面,只是这个点不早不晚的,也不知道吃的是早饭还是午饭。
所以应知寒每周末早出晚归的,就是来这里么?
没过一分钟,应知寒从后厨出来了,他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两个长辈。
其中一个是瞿期之前在医院门口见过的,也就是应知寒的外婆,匾额上的邱婆婆大概也是她。至于另一个,想必就是他的外公了。
瞿期不知怎么还有点紧张,他站起来,攥了一下衣角,听到应知寒说:“我外婆,你上次见过,还有我外公。”
瞿期话到嘴边又卡了一下壳,不知道是叫爷爷奶奶还是跟着叫外公外婆,他笑了一下,礼貌地叫了一声:“婆婆,爷爷。”
叫完之后,他拎出一箱牛奶递过去,是刚才在超市不顾阻拦非要买的:“来蹭饭有点不好意思,给您买了箱牛奶。”
他模样长得就很讨长辈喜欢,这么一来,两个老人更是喜笑颜开起来,甚至搬出那句逢年过节常听到的话:“来都来了还带什么东西,一顿饭而已你看这孩子。”
邱老太太接了牛奶,放到收银柜里侧,又走出来说:“还没见我们小知带过同学来吃饭呢,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瞿期,”瞿期在手机上打出第一个字,“这个瞿,后会有期的期,您叫我小瞿就行。”
闻言,老太太却说:“那我叫你小期吧。”
瞿期抬了抬眉尖:“为什么呢?”
“你们小孩子不懂,寓意好的名字就得多叫一叫,叫得越响亮,就越容易成真。”
没想到老太太还挺迷信,瞿期笑起来,乖巧道:“都行,随您高兴。”
应知寒没打岔这段对话,他拎上东西走到后厨,看样子准备打理这些菜。
瞿期跟过去说:“我帮你打下手吧?”
他跟着对方走过去,后厨的面积同样不算大,左边有两个矮汤炉,里面正熬着浓白的骨汤,进来就能香人一跟头,而右边则是一个小型的家用燃气灶,同样也都打扫得光可照人。
应知寒把东西放到流理台上,分门别类把菜拿出来。他大概做惯了这些事,动作看起来很流利,瞿期这个打下手的反倒帮不上什么忙,在一旁干站着。
他百无聊赖地站了一会儿,说:“所以你每个周末都出门,就是来这里么?”
“对啊。”邱老太太在门边接上话,解释道,“因为咱们靠近大学,这后边儿还有个老小区,每逢饭点就要忙一些,小知这孩子怕我们两老忙不过来,每周都要过来帮忙,我跟他说别来别来,他就是放心不下,你看这不,今天人都没几个。”
瞿期笑了一下,拍拍应知寒的肩,点评起来了:“有孝心,挺好的。”
应知寒:“……”
他一边跟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边看应知寒准备着各种菜。在超市买的时候还没觉得,现在全摆出来,瞿期才意识到买得确实有点多。
“有什么忌口么?”应知寒忽然问。
“好像没有,都行。”瞿期说。
他回答完这个问题,又不死心地问了一遍:“没什么能让我打下手的么?”
应知寒从手边拿出一颗蒜递过来:“那你剥蒜。”
瞿期迟疑了一秒:“要加蒜么?”
应知寒说:“你不吃蒜?”
“嗯……”瞿期思考了一下要怎么回答,“吃倒也是能吃。”
就是不太喜欢。
“算了。”应知寒把蒜放到一边,拿过来一颗卷心菜,“那你把这个撕成片,待会炒。”
“撕东西?”瞿期愉快地接过来,在手里抛了一下,“我最在行了。”
应知寒把每种食材和配料放在一起,就听身旁这人说:“看,我撕完了,怎么样,还行吧?”
他转头一看,那张帅脸瞬间无语了一半。
怎么说呢,这人撕倒是撕下来了,但仅仅也只是从根部撕了下来,卷心菜还是完完整整的一片,拎起来整个就是一把芭蕉扇。
应知寒“嗯”了一声,然后客客气气地把这位瞿姓同学请出了厨房。
被撵出厨房的瞿期不太甘心,坚称是应知寒没说清要求,然而等菜端上桌的时候,他立马开始滑跪:“你应该早点把我撵出来,这样是不是至少能早五分钟吃上饭,弄得这么好吃你怎么不早说?”
不得不说,应知寒的厨艺可以说完全不输外面的餐厅,桌上无论是荤菜素菜还是汤,都是能让人吃一口就胃口大开的水平。
“早知道你的厨艺这么好,我就缠着你每天放晚自习回来给我开小灶了。”瞿期说。
桌上的老太太疑惑了一下:“什么意思?小知住的是……”
瞿期这才意识到,两个老人还不知道应知寒住的就是他家。
他说:“婆婆,他转来一中就是住在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