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湖心亭记雪 > 第14章 寂寞春(八)

第14章 寂寞春(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虞泠抬眼。

“看看你手边的书是什么?”他道。

闻言虞泠侧过眼,手边的书正是一摞孟子,于是回答:“回殿下,是《孟子》。”

“念。”

屏风里只有短短一个字。

虞泠愣了一下,旋即翻开《孟子》,念道:“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宫室内静悄悄的,徒余她的声音。

翌日,内侍送虞泠出宫时喊下了她,递上一锦盒,虞泠有些惊讶,恭恭敬敬接住。

“这是殿下嘱咐奴婢交给虞郎君的,还请郎君记得日日前来修书。”

虞泠道:“草民谨记。”

待人离去她才松懈下来,打开锦盒,里面竟是青瓷瓶装的一小瓶烫伤药膏。虞泠看向自己手指上的烫伤,经过一晚,她自己都忘了,殿下竟然注意到了。

此等金贵之物,我可不敢用。虞泠讪讪心想。

本以为进宫修书,没想到读了一晚上《孟子》,虞泠打了一个哈欠,悠悠回到自己的住所。

“殿下,中郎将求见。”黄维景小声道。

李谲斜倚在榻上,抬手让他进来。

宫婢忙着添香,李谲直言:“查清楚了?”

秦塞云道:“那位姓虞的学子确实身份有异,且跟一人关系匪浅。”

“谁?”李谲抬眼。

“大理寺少卿——裴贺。”秦塞云回道。

“大理寺少卿?”李谲把玩着杯子的手顿了顿,他直起身,把杯中茶水倒入案上花瓶之中,“是方才从凉州回来的那位裴少卿?”

“正是。听说他在凉州担任刺史三年,还曾深入朔北查探,九死一生。”秦塞云道。

李谲唇角浮起一抹微笑:“这个裴贺一回长安能就任大理寺少卿,不仅是因为凉州的刺史经历,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随他回到长安的,还有云州堪舆图。”

“云州堪舆图?”秦塞云坐直了身子,颇为惊讶,“南国灭国之时不是被大火焚毁了吗?朔北苦寻三年也不得其痕迹,就被一个刺史收入囊中?”

李谲放下杯子,复把玩起一把折扇,纸伞打开上书“见贤思齐”四个墨字,“这个虞泠不简单,经史子集,高谈策论,探口而出。你继续去查。”

“是。”秦塞云道,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继而出声,“春闱在即,听闻有举人告发......”

他声音忽低:“有人舞弊,该案目前已经移交大理寺处理。”

......

“告发的举人名兰庚重,年二十一,籍贯苏州嘉兴,半年前来了长安备考,住在城内一个寺院之中。据他所说,是在一酒宴之上听到几个学子的醉话,话中提及已得春闱考卷之事。他心中不忿,才行告发之举。”常评事叙述道。

裴贺翻阅着整理好的案卷,蹙眉道:“春闱由尚书省礼部接管考试事务,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兰庚重所说的那几位学子你可找到了?”

“兰庚重说他也没有看清,只知晓其中一位是靖安侯侯府的世子曾阅。当日他也在酒席之上,难道他也参与了买卖考卷?礼部之中有人漏题,要不要先从礼部查起。”常评事道。

裴贺将笔放回在笔架上,“没能找到被贩卖的考卷就不能定案,从当日酒席之上的人查起。务必好好询问兰庚重,酒席上还有哪些人。”

他着人去请世子,却不想他几日前便不在府中。

“这几日是晋阳公主所办的春日宴,遍邀了不少举子前去。这位世子曾向公主行卷,二人交往颇深。这案子若牵引到晋阳公主,可就难办了。”闻笛蹙眉。

晋阳公主李簪雪与当今东宫太子乃是一母所出。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关陇贵族。皇上还是齐王时就与皇上结发,二十年来相敬如宾。其家族兄长亦在朝为官,颇有建树。奈何红颜薄命,在生下长公主后便仙逝。

皇上极为宠爱与明德皇后二子,甚至于到了溺爱的程度。晋阳公主幼时便极为聪慧,更是习得一手好字,将其父那手飞白体学得一般无二,天下无第三人写出。她书画,骑射,样样俱佳,且貌美多才,颇具其母生前的天人姿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