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被心机权臣盯上后(重生) > 第10章 枇杷案

第10章 枇杷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百姓纷纷道,明昭眼角抽动,她拎不拎的动牛角弓他不知道,但是,细弓可是使的熟练轻松的很!若他没有亲眼瞧见,只怕也信了。

但是他不会站出来,押解那个丫头的那些人也不敢在此时说出来,毕竟他们是帮王顺的“友人”,怎么会反过来替“受害者”作反证?追根究底的话,不敢说的是他们。

一步步,她都算无遗策。

乔喆文越听面色越阴沉:“这么说,你还有功了。”

姜回道:“大人既有意赏赐,我自然不敢不受。”

“好啊,好的很。”乔喆文咬牙切齿,“来人,就地审案。”

“大人!”王顺急呼一声。

却被乔喆文挥手屏退,王顺不甘的退下,却悄悄往后退去,走出了人群。

姜回看着这一幕,却没有说话。

“你状告你的丫鬟偷窃,可有人证,物证?”

“当然。”姜回迈步走到六儿右侧,撸起她的衣袖露出一道浅色疤痕:“这丫鬟名叫六儿,是水云庄的家生子,半月前,偷了庄子里树上结的枇杷,人赃并获。”

“庄子里王婆子亲手打了鞭子。”

“此刻,伤痕还未淡去,王婆子便是证人,这伤痕自然就是物证。”

“既已惩戒,你缘何还要敲响闻鼓?你可知,无故敲响闻鼓亦是大罪!”

姜回微微笑了,言带肯劝:“大人审案怎可听我一面之词,这可不好。”

明昭差点忍不住笑,瞧见姜回眸光若有似无看过来,忙忍住了。

“大人,我要告她,为显公堂之上,法理昭昭,自然也得容许她反告不是吗?”

乌云褪去,一瞬间拨云见雾,晴空万里,昏黄日光衬得晚霞轻柔如缎。

阳光割裂般笼在大地,女子秀丽的脸庞一半置于光明,一半融在暗中,嗓音幽幽:“毕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啊。”

“这里是公堂,岂容你随意玩笑!”乔喆文惊堂木狠狠拍在案牍,霎时,衙役敲击地面的节奏声响起。

“难道我说的不对?”姜回淡然反问,没有半点惶恐惧怕之意。

“休要花言巧语扰乱公堂,本官念你年纪尚幼,饶你这次,此案到此结束。”

“大人。”

再次被叫住,乔喆文只觉得晦气,头也不回继续走。

谁知,下一瞬,那人便出现在他面前,“我劝大人考虑好再做决定。”

明昭手中令牌一晃而过,乔喆文惶恐不定的道:“你,你是?”

明昭点头,摆了个手势阻止他未出口的话。

明昭眼神示意姜回,乔喆文连连应是,折身返回:“咳,继续审案。”

“你方才说的反告,是何意?”

“大人不若先宣证人王婆子上堂。”

“宣。”

乔喆文看向一旁站着的明昭,只能应允,最后一丝晚霞在天际消失,县衙外挂上两盏羊皮灯笼,莹莹光影透出来,映出一地洁白。

一个时辰后,王婆子被衙役带了回来,身后却还跟着个约莫三十余岁的男子,着,低着头看不清长相,走路间步伐不似寻常男子大步朝天,反而略几分缓,便显得小心谨慎。

王婆子慌慌张张的左右看了看,衙役威呵一吓,立即蒙头跪下:“民妇人王氏叩见青天大老爷。”

“小人王贵参见县令大人。”王贵也跪下来,却不似王婆子慌乱滑稽,反而极规矩沉稳,手下不着痕迹的扶对了王婆子的方向。

姜回眼神一凛,看到这个人的第一眼她便觉得蹊跷,心底莫名冒出一股寒意,似乎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却并不是她的,而是“姜回”。

若说她中毒身亡借姜回的苏醒,那么,原来的姜回又是因何而死?

这个困惑她多日的答案,似乎在今日终于窥到真相的一角。

寒食节夜里尚存着寒气,虽微不可查,却削似附骨之蚁蚀骨镂深,让人从心底发渗。

羊皮灯笼被风吹动,零零碎碎的光打在女子脸上,衬得女子白皙的脸庞如温润清月,可月光如碧湖清镜,经年冷意深藏。

看来,有些事,要迟些办了。

“王氏,本官问你,水云庄丫鬟六儿偷窃,是否属实?”

“是,六儿这个死丫头经常偷东西,不是果子就是厨司里的小食,可恼至极。”王婆子说起这个,便全然不见方才的胆怯,一字一句说的愤恨切齿。

“六儿身上的疤痕可是你所为?”

“是,不是。”王婆子点头,又摇头。

“大胆!公堂之上还敢欺瞒?从实招来!”

“民妇不敢,是,是……”见王贵犹豫片刻略微点头,才定神道:“是!”

“民妇只是训诫,对,训诫!”

“启禀大人,六儿偷窃庄子上人人皆知,当日偷窃奇葩亦不止小人娘一人所见,同行者亦有杨婆子、刘婆子二人,小人不才添居管事之位,小人娘也是替小人分担。”王贵恭敬的双手伏地,三两句话

“你还有何话说?”

“王婆子替儿子管教奴婢合情合理。”姜回眼神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漂亮的眼眸带着天真:“但不知王管事是在替谁管理庄子呢?”

“自然是。”王贵刚说半句,自然是不对。

是陛下,是皇族,是她。

是她!北朝的长公主。

姜回。

乔喆文自然也不是傻子,到了这一步,也看清了姜回的意图,她这是要逼他们承认她的身份!

“在大人眼中,王贵的娘替儿子管教奴婢合情合理,我状告六儿偷窃也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呢?”

“哦,我忘了。”姜回唇角漾起细细的弧度:“大人为何不让我下跪呢?”

“若无功名在身,北朝百姓皆要下跪。”女子的声音很轻,在夜色里如同深不见底的树林中传来一阵寂静的婆娑声,敲击在灵魂深处。

“我,为什么不呢?”

“不如大人,我跪下陈情吧?”

她敢跪,他如何敢受?纵使陛下再厌弃,也绝不会容许自己的天威遭到挑衅!

怕是她此刻下跪,不到明日,消息传至盛京,他项上人头不保不说,更会被陛下疑心有不臣之心,至祸连九族。

乔喆文瞳孔猛缩,惊的悍然站起,走了一两步,瞧见满含不解的百姓,忽而闭了闭眼,脚步沉重的走到姜回一步之遥。

恭敬叩首。

“下官,乔喆文,参见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明昭手中折扇差点惊断,她是长公主?

怪不得她非要他帮忙,恐怕是怕乔喆文如先前那般草草结案,更担心百姓被强势驱赶,她只单力薄恐怕一切还未说便被囚禁再也说不出口了。

所以,她先以六儿这桩小事提出来,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警惕心,而传召王婆子更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让他们觉得她不过是一个任性妄为,只知争辩对错的蠢笨人,再在最后,借王贵的手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逼他们不得不认下。

过去,百姓只知皇庄,从今之后,所有人都知道,皇庄有一位长公主。

人言可畏,但若能利用,便是一把利剑。果真,聪慧。

“参见长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万安。”

百姓乌泱泱跪了一片,在人群之中的女子面色仍旧淡然,道了起身,在离去之时忽而回头,精致瓷白的小脸沐在澄净灯光中,巧笑嫣兮的提醒道:

“天干物燥,大人千万记得。”

“小心火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