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卫辽没忍住笑了出来。
陶绾:“……”
“吃饭。”卫辽收住笑说道。
陶绾扯了扯唇,“卫同知,昨夜我们回来的时候,听说香兰阁走水了,现在如何了?”
少女一本正经的问他,神色认真。
“官府已经命人去查了,说是厨房的杂役做事不当心,倒是有不少人丧命,有死在那里的客人,他们的家人都去闹腾了,只不过这事情纯属是无妄之灾,香兰阁也只是赔给他们些银子。”
陶绾垂下眼睑,“那里面的姑娘呢,她们可还好?”
“姑娘?”卫辽耸耸肩,“听说姑娘们也死伤不少,她们孑然一身,也无人能够前来替她们讨个说法。”
陶绾听罢,也不再多问,只低头用膳。
……
即便是昨夜发生了一场大祸,但今日的街上看起来和昨日来的时候并无差别。
“阿绾,你不愿嫁给程清?”高瑀出口问道。
陶绾站在小摊前,挑选着针线,她也不回避,“是。”
“因为齐陟?”高瑀看到少女选出针线,从荷包里掏出来一锭银子。
陶绾又点头,“是啊。”
高瑀沉下一口气,“阿绾,我知道有些话我说不合适,但眼下你姐姐姐夫不在,这一路走来,我心里也把你当小妹看待。我想告诉你,齐陟不是良配。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你不喜欢程清,不嫁便是。”
陶绾叹气,“我尚不知他对我是何心意,只怕是我多想。”
两人继续往前走,“若他心里有我,高大哥,我想试一试,就算前路艰险,我也决不退缩。更何况,与他相识这么久,难道你还不相信他的为人?”
高瑀叹气,“我说不过你,你也别一个人将什么都想好了,给自己留些退路,程家的事情,见到你姐姐了再做商议。”
陶绾颔首,“知道了。”
但自从遇见他的那一日开始,她就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说罢,陶绾直觉耳边传来一阵风声,转头见到一支箭羽朝着他们射过来,她连忙伸手推开高瑀,“高大哥!”
箭又朝着他们身后的孩童射去,高瑀连忙就将剑扔了出去,把箭打落,剑与箭一同掉落在孩子脚下。
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他的母亲抱起来他,和街上慌乱的人群一同离开。
箭如雨下一般朝着他们射来,陶绾被高瑀拉在身后躲闪着,“高大哥……”
高瑀将箭羽打下,“阿绾,别怕。”
陶绾眼看着一支箭擦过高瑀的手臂,眼睛盯紧了不远处的阁楼上的人影,她从地上拾起来箭,朝着那人扔去。
一击即中,那人直接倒地。
而后一群人闪身出现在他们周围,陶绾垂下眼睑,轻声道:“邺京人?”
她并未奢望有人能够回答她,抬腿就将人踹倒在地上,从袖口中拿出来两把短刀直接割破几人的喉咙。
高瑀震惊的看着她的这些动作,又听见她说道:“别发愣。”
他连忙又抬腿朝身前人踹过去,这人撞到柱子上,额头流出鲜血,瞬时没了气息。
直到留下最后一人,陶绾伸手就要卸掉他下巴,却见到这人口吐鲜血而死。
陶绾将他扔在地上,抬眼看向阁楼上,却发觉方才那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陶姑娘!”
身后传来声音,陶绾转身就见到桑辰几人。
“陶姑娘,你没事吧?”
陶绾冲他摇头,“你们怎么过来了?”
“我和公子方回到驿馆,就听说你和高公子出来了,公子担心你,就带我出来,刚好碰到罗主管,他接到有人报案,说是这里有人杀人,就一起来了。”
陶绾看向一旁的罗护,他看起来形容端正,绪着把山羊胡,“多谢罗主管。”
罗主管昨夜到今晚已经接到两桩大案子,这边又没有一个活口,心中实在是忍不住想骂人了。
但他又实在惧怕身后那位,仍是恭敬地询问陶绾,“陶姑娘受惊了,这些人方才可有交代什么?”
“没有,还不及等我们盘问,他们就自尽了。”高瑀说着,又翻了翻地上几人的衣服,终究是什么也没有找出来。
罗护磨了磨牙,而后道:“此事下官定会彻查,还诸位一个交待。”
说着,他又招呼自己身后人将这几具尸体抬走。
陶绾看罗护离开,又转头去看高瑀,谁知他却看也不看她,径自朝前走去。
“高大哥!”她追上高瑀,“我其实可以解释,我……”
“你不用解释。”高瑀淡淡道,“难怪在颍州的时候你让我回去,想必一开始我对你来说就是多余的,明日我就回云城,不碍你的眼。”
说罢,他就快步往前走去。
陶绾还想再追,却被齐陟拉住,“你受伤了。”
垂眼才发现她手背上的那道微乎其微的伤口,她扯唇笑了笑,“再晚可就愈合了。”
齐陟瞥她一眼,拿出伤药就往她手背上倒,“别动。”
少女听到这话,果真就不再动作了,她抬眼看着自己面前的青年,他今天穿的深灰色直襟,头戴玉冠,只是他脸色不太好,眼底有抹乌青,昨夜没睡好吗?
“咳咳——”一旁的桑辰出口道,“那既然这样,我们就先回去了啊。”说罢,他扯着程清就往驿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