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玉嘿嘿一笑,“我见到阿溯回来了,就想着你和陶姐姐肯定是回驿馆了,就和皇姑母打了声招呼,过来了。”
说着,她又看向陶绾,“陶姐姐,你和程少卿是怎么认识的啊?”
“儿时我同父亲在塞外曾遭受西戎人的伏击,幸好当时陶都督出手救了我们,才免此劫难。”程清开口道:“当年,家父本想当面道谢,但陶都督还有要事,又不便透露身份,父亲只好留下这半块玉。
日后陶姑娘若是到了及笄之年还没有定下亲事,便可来邺京程家,与我成婚。”
陶绾看着手中的两块玉,想起来当年程父将玉佩交给她时的情景。当年父亲带她去塞外,偶然救下了程家父子,但父亲从来没有告诉她这玉还有这层深意。
难怪离开云城的时候姐姐让她带上这块玉。
“所以……你是陶姐姐的未婚夫?”同玉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程清问道。
“殿下,夜深了,您还是早些休息吧,别打扰陶姑娘和程少卿叙旧。”齐陟冷声开口道。
同玉抬眼看向他,“齐哥哥我……”
谁知还不等她说话,齐陟便率先绕过几人先离开了。
青年离去的背影孤长,陶绾瞥见程清扬唇笑了笑。
“你笑什么?”陶绾不解道。
程清摇头,他转头看着陶绾:“陶姑娘,倘若你不愿,那我便当此事并未发生,入京后你随我去见父亲,有何要求,你尽可提。”
“你真要娶陶姐姐做夫人?”同玉诧异道。
感受到两人同时射在她脸上的目光,同玉尴尬的笑笑,“我就是觉得,你们素不相识的,真做了夫妻,日后再后悔也难说啊!更何况,‘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你是男子,不管日后发生什么,你是不会有什么。那陶姐姐一个女子,在这世间,本就不易。”
“我与陶姑娘算不得‘素不相识’,只要我娶了她,日后我必定不会辜负她。就算我会辜负她,家父也不会放过我。只要,陶姑娘愿意。”他又看向陶绾。
“此事我……”陶绾咬唇。
程清见她面上踌躇,连忙就道:“此事本应长辈来商议,我这样贸然询问,实在是失礼。姑娘先考虑考虑,日后到了邺京,再请长辈做主。”
说罢,他同两人拱手,而后离开。
夜色寂寥,陶绾推开门就看到桌案上放着的几个盒子,她一一打开,都是今日齐陟买给她的那些首饰。
垂下眼睑就想起来方才齐陟的神色。
房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她连忙出声道:“请进!”
同玉推开门就见到她坐在案前,连忙笑着过来,“陶姐姐,我今夜可以和你一起睡吗?”
陶绾看着小姑娘恳求的目光,点头道,“好啊。”
“这里怎么这么多首饰?”同玉坐下来道,“今日刚买的?”
陶绾点头,她又看到另一旁放着的一个盒子,上面贴着一个字条,‘生辰快乐’,打开便看到里面放着的一根玉笛。
想必是高瑀为她准备的。
“你这么好看,平日里也不戴首饰,穿的也素净。”同玉叹息道,余光瞥见她手中的盒子,惊道:“你今日生辰?”
她一拍脑袋,“你怎么不早说呢,我都没给你准备什么。”
“不重要的,殿下,只是生辰罢了。”陶绾轻笑道。
自从爹娘不在后,她便也不在意生辰如何过了。
“怎么不重要?”同玉不同意,“等回邺京,我给你补上。”
陶绾抿唇,“多谢殿下。”
她与公主相识的日子不长,公主这样对她,倒是让人措手不及。
“这有什么的。”同玉说着,眼睛又盯着面前的珠钗道:“这些不会是齐哥哥送你的吧?今夜你们这么晚回来,他给你过生辰去了?”
她又一拍桌子,气道:“他怎么都不告诉我们,偷偷给你过生辰啊!”
陶绾抬手准备将首饰收起来,却又被同玉拉到身前,“陶姐姐,你跟我说实话,你和齐哥哥,你们……”
少女认真的神色使得陶绾的心仿佛是被人抓紧了似的,她低下头说道:“殿下,齐大人给我过生辰,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她这话一出口就听见同玉“切”了一声,“欲盖弥彰。”
同玉松开她说道:“你啊,就是不了解他。自从虞家出事后,他的性子就越发的冷了,我没见过他对谁这么好过。”
陶绾低下头,“殿下误会了,大人虽然看着冷了些,可他对殿下、对桑辰都是很在意的。不然,他也不会让曾青帮着您来了永川。”
“那是当然了,齐哥哥对我向来都好。”同玉得意地笑笑,“说起这个,我就记起,今日你们不在的时候,程清便满面愁容地看着我,但我是公主,他也不敢对我怎么样。”
陶绾无奈地笑了笑,“程少卿也是担心殿下。永川不比邺京,若您出了什么事,只怕到时后悔也晚了。”
“你怎么说话跟皇姑母似的?”同玉瞬时警惕起来,她看着陶绾,神色一下子变得又严肃又委屈,她握住陶绾的手问道:“不对,你还帮着程清说话?你不会……真要嫁给他吧?”
陶绾面上的笑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