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L的工作是很忙的,仁王和迹部的人气都不低,通告也都不少。他们发展方向不太一样,虽然合作过两部影视作品,但大部分的工作都不在一起。
无法见面的时候会通过电子通讯来联系。也不需要删掉聊天记录,因为他们并不会在网络通讯里谈太多风月。
聊工作,聊想法,聊自我规划……
就算让经纪人看他们的聊天记录,都得说一句“太卷了”,“事业心很强”,一些互动甚至看上去像是“营业商量”……实际上那是他们冠以营业的秘密恋爱。仁王喜欢这种方式,迹部便顺着他。
迹部当然是喜欢光明正大的,甚至有些张扬的表达,但这段恋爱不一样。
这是从开始就可以看到结局的感情,而他们同时处于事业上升期,感情的公开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偶尔迹部也会想,如果他们能够走得更远。但他并不是会想“如果”的人,而且他很明白,他和仁王之间也有许多分歧,只是两个人都念着这是限时恋爱,而将所有争议搁置。他们不谈过去,不谈未来,只看现在。
这就像是建房子,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打地基,那么华丽的外表也是不稳定的。
而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考虑太多俗世的问题,那就太浪费这一段不断在倒计时的时间了。
距离解散还有一年的时候,公司就开始准备第三次,也是以告别为主题的巡回演唱会。
公演是最赚钱的。公司赚钱,成员们也赚钱。而最后一次巡回演唱会的场次也远超从前两次。
而在巡回演唱会的进行时,预计还会发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专辑,作为“告别”。专辑的歌曲很早就开始收录了,最后的告别曲一直定不下来。公司在鼓励成员们交作品,迹部就让仁王和他一起合作。
“本大爷不谈完全没有痕迹的恋爱。”他说。
写一首歌作为恋爱的痕迹,听起来确实很浪漫。
仁王也没什么压力。他没有一定要写出很好的歌的概念,毕竟这首歌本身纪念的是他和迹部的感情,只要他们两个满意就行。
“如果质量达不到收入专辑的标准,就我们在演唱会上做限定表演也不错。”他说。
迹部轻哼一声:“就这么没有信心吗?什么叫做‘达不到收录专辑的标准’,你最好重说一次。”
“好的,队长大人。我们的歌一定能进入专辑,并且拿到很好的成绩。”虽然大部分非粉丝是不会关注专辑的收录曲的。
迹部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本质里有资本家的一面,考虑问题时也常常站在普通艺人无法考虑到的立场上。但他同时又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烈的浪漫心理。
比较起来,仁王才是那个绝对的现实主义者。
所以仁王有时候会觉得迹部很可爱。就比如现在,非要一起写歌的时候。
创作,赋予了额外的价值,确实很有意义。
他们常常一起讨论编舞,一起谈论演技,将这段关系作为情感的寄托,和督促彼此向上的桥梁。如果像是原本预想的,让这段关系只残存在记忆里,当然也很好,那是一种似真似假的美感……可留下一个可以怀念很久的痕迹也很好。
人在年轻的时候遇上一个惊艳余生的人,大概是这种感受。
仁王始终很欣赏迹部。他在一开始,在比赛时,就是被迹部身上散发的光芒所吸引的。
如果能有一件事,一个事物,一个存在,能够证明我曾经拥有过他……
仁王从前创作的更多是舞蹈。他学了很多年舞蹈,上过不少专业课,也有很多的创造力。换做写歌的话,他要从很基础的地方开始学起。
迹部也不会不耐烦,从很基础的地方开始教他。迹部学的是最完备的精英课程,连艺术类的课程,他都有过很多有名的音乐家作为老师。
人类或许都有一点教导欲。教授自己的恋人本身算作情感关系中的一种情趣。
于是当丸井发现,仁王闲暇时居然抱着作曲专业书籍研究时,他震惊地睁大了眼睛:“你开始学写歌了?”
“有机会就学一学。”仁王说,“也要考虑到以后过气了要怎么转行。”
“你以前说绝不转行啊。”丸井狐疑地看着他,“虽然你也说过以后转行去做投资者,做老板……”
“没发生的事都说不准啊,谁还没有几个理想呢?”仁王抬头看他,“你小时候没想过做科学家吗?”
“总觉得被你偷换概念了。”丸井嘀咕道。
很快他就发现,仁王学作曲是为了和迹部一起写歌。
他大惊失色:“现在的CP营业已经卷到这种程度了吗?”
“毕竟迹部是人气TOP嘛。”仁王玩笑道。
丸井:“……”
当然,虽然仁王在空闲时间都在学习,但创作本身不是短时间就能学会的。他要从基础乐理开始补,毕竟他没做多久练习生就跟着公司其他练习生一起参加了节目,之后就出道了。在比赛时他的Vocal就是他的短板,要补起来也得花费一些力气。
所以最后和迹部一起创作的歌曲,仁王主要负责歌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