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他乡风雨后 > 第17章 那些旧事

第17章 那些旧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音乐渐停,人声慢慢安静,我们也没再讨论了。

礼会由一位口生莲花的男子主持,他将气氛调节的并不过于浮夸也不显沉闷。

期间李总说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光阴荏苒,岁月不待人啦,晃眼间我与我夫人已走过风雨三十年了。很久很久以前我身无分文,贫困潦倒了数年,但是我夫人从未离开我半步。我背井离乡闯荡江州,她褪去红妆同我风餐露宿,亦是无怨无悔。

我庆幸人生中有她相扶,我更庆幸当年来到了江州,因此我才见到了各位有志之士,也才结交了这么多良师益友,才有机会在今天对你们也说一句感谢,感恩你们对我李义的支持与厚爱,感谢各位对ZY的信任!希望我们今后依然携手并进,互利共赢。

最后,我再次感谢我的夫人,感谢她伴我左右,感谢她替我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子………

或许是为了缓解她准儿媳的紧张,梁姨一只手始终拉着儿媳的手,无比慈祥,听闻李总的发言,她在一旁笑着抹泪。

我想起李总艰难的创业之路,今见他如此珍视家庭,爱护妻儿,又对他更增敬佩。

我的爸爸此时会在何处呢?这么多年了,我们当他不存在了。

一路走来,许多事情将童年记忆慢慢覆盖,没想到偶尔随风一吹,那些旧事又清晰地飘落在了眼前。

父亲离开的那年,我七岁。

妈妈因周身无力在床上已躺数日,皮肤腊黄,身形枯瘦。我放学归来,用柴禾给妈妈熬中药,没想到我只顾熬药却忘记了做饭。日幕昏沉时,爸爸从地里劳作回来看到冷冷的锅灶,一言不发地坐在院子里吸烟。我把药端到妈妈床前,快速地让妈妈喝了后,跑去厨房点火做饭,我不敢问爸爸吃什么,所以就自作主张下了面条。待我煮好了端出去时,发现爸爸已经回正屋睡觉了,本来妈妈也住那屋,但由于她生病了,爸爸就让妈妈住偏屋了。我只好把面条放在门外的凳子上,盖好,怯怯地说了句爸吃饭了。屋里没动静,我待了一会儿便跑到了妈妈的被窝里,对妈妈说爸生气了,对不起。

妈妈很慢很慢地摸了摸我的头,说不会的。声音低微,气弱游丝。

第二天一早,我跑到爸爸的门前,那碗面纹丝未动。我鼓起勇气敲门,屋里却没反应。妈妈拄着拐杖出来,凌乱的头发披在脑后,脸色发黄,许是她生病无力,我竟没听到她行动的任何声音。她微微抬起极度疲惫的双眼,对我说去把你姐叫回来。

住校的姐姐一回家就做了米饭,香喷喷的。

妈妈撑着坐在饭桌上,居然吃了半碗饭,这半碗饭她吃了一个多小时。

一天也没看到爸爸,也没人提起他。

姐姐在妈妈的指示下在正屋的箱子下方的柜子里翻找出了一个布袋,层层叠叠地打开,原来里面是一叠各种面值的钞票。妈妈颤颤巍巍地拿着那一小叠钱,流下了眼泪。

她说:“我这病,会好起来的。以后这个家就我们娘仨了。”

也许是前一晚我新熬的药比较有疗效,又或许是妈妈吃了饭。她的气色看上去稍好一些,虽然说话依然断断续续的。

“爸去哪里了?”我问。虽然我一点也不喜欢他,因为他从不正眼看我,从不抱我也从不叫我名字。

“他走了!”姐姐生气地说。

那时年幼,不懂妈妈的悲伤难过,不懂得从此以后妈妈就独自肩抗重负,不懂得没有了爸爸的家会让村邻更加看不起。所以后来我就想,如果那晚我做好了饭,是不是爸爸就不会走了呢?

我恨他吗?可是从小我就没感受过什么是父爱。爸爸对于我来说本就可有可无,他离开了,我只是少了一个称呼,何况当初我还高兴地认为我逃离了一个我害怕的人,恨又从何说起?但每当看到别人伉俪情深风雨同舟共同撑起一个温暖的家时,我就会替妈妈难过,她那样一个坚强勇敢的女人本该有幸福的人生。而就是因为我是女儿身,让她这一生都是千辛万苦孤独寂寞……

我背过欢闹的人群,华丽的灯火,悄悄抹去了泪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