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漠祇 > 第6章 佛心

第6章 佛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全身的疼痛,部族追杀,随从皆战死,男人早已杀意漫天,摸索向藏在靴中的匕首,毛毯滑落,寒冷和撕裂的疼痛让本就虚弱的身体一颤。努尔被动静惊醒,扭过乌溜溜眼珠朝男人看来,被他冷冷一瞥,哼唧地往身边人瑟缩,熟睡中的女子动了动身体,层层罩纱下伸出一只白皙纤细的手,轻轻地拍它的头,口中呢喃不清,“乖……”

不一会儿,小小的佛塔内重归平静。

噼啪的火星声格外清晰,火堆对面女人呼吸均匀静谧,没有一丝内力的绵长深厚,睡得很香。

没来由的,从几日的尸山血海里拼出来的人失了杀戮的兴致。身上衣裳几乎都被除去,数十处伤口有的被包扎,有的只是敷上药草,血已止住,他索性闭上了眼睛。

外面风声呼啸,不远处浅浅的呼吸声在男人耳中格外清晰,时间慢慢流逝,重创的身体让精神越发不济,他辗转在昏迷与清醒之间,身子时冷时热,混沌中似乎有人在耳边说话,听不清楚,但能感受到上身被人拥起,口中有淡淡的药香。

大概地狱无门,他又逃过一劫。

一夜的昏迷后,男人猛然恢复了意识,但没有立刻睁开眼睛。全身的疼痛让他差点流光了身上的血,半条命从鬼门关走回来,人有些恍惚。

头顶有个的声音响起,“ 十七,十八,十九……”

随着女孩的轻声计数,除了疼痛,身上偶尔有冰凉的触觉。男人知道自己浑身上下伤口无数,受伤早就习以为常,反倒是对人的触碰,从来是抗拒的,然而这次他实在伤得重了,微凉手指在伤口处游走,感觉并不糟糕。

阿祇没有发现,男人已经苏醒。

在没有抗生素和麻药的情况下,她不知道这人能不能活下来,数着他的伤口,也是为了冷静自己内心的不安,于是自言自语道:“你用了我所有的鹿衔草和雪莲,这身体现在金贵得很,千万好好活着。”

男人趴在毛毡闭上眼睛,心中不禁冷笑。

女人话有些多,但声音好像没有很让人厌烦。身边的女人自顾念叨,“眉骨刀伤有点麻烦,再发热下去,就真药石无救了。”

他似乎感觉到女人的气息来到面前,睁开眼,正与清亮的眸子四目相对,都是一愣,蒙着层层头纱的脸近在咫尺,立刻带上惊色闪开距离。

“你醒了?”

男人注视着女子,他虽然身受重伤,但这样的眼神恐吓女人绰绰有余,谁知眼前之人在片刻吃惊后,又靠近了过来,小心翼翼地说:“你的脸肿的厉害,晚上光线又不好,只能想帮你清理伤口,天亮再缝线。”

他暗中用了下内力,果真伤势有了起色。

“这是沙棘酒,就剩这么一点,昨晚干净的棉帛都用来包你了,抱歉,我没有更专业的东西,伤口不缝合虽不会死人,但创口开放总是危险的。”

从来没有女人敢离他这么近地平静讲话,何况他肿胀的眼睛必然可怖,女子神情平静地看着他。

“你不说话,我就当是默许了。”

面前浑身包裹在素色罩衣下的女子,只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露在外面,璨如宝石,眉宇之间似有朱砂痣若隐若现,这样的单身女子出现在荒漠中,只剩半条命的男人看不透她的来历。

他身受重伤,现在的样子定是十分骇人,阿祇凝视着他眼神平静柔和,挥了一下手中针线。

“别怕,其实我手艺没那么糟。”

男人瞳孔放大,垂下半个眼睑,不让她看到眼中的狠戾和一闪而过的杀意。

阿祇用酒给针线消毒,放在用滚烫的热水清洗过的棉布上,有条不紊地半坐在男人的面前,稳住干净的双手,轻轻抬起他的脸颊,一张蒙着面纱的脸靠近那人额头。

“伤口两寸,深可见骨,好在刀痕整齐,没伤及眼球。”男人连眉毛都未曾一动,任她穿针引线。

女子神情专注,身上可闻淡淡混着药香的气息,笼罩他的周身,日光洒落在她眼角眉目,浓密的睫毛渐渐凝聚珠光,细密的汗滴如晶莹的露水。

以前从未仔细看过女子,随着内力慢慢恢复,全身无力却气血暗涌,眉骨上冰凉的触感覆盖了伤痛的折磨,心弦好像被有意无意撩拨,这女子浑然不知深浅,一针一线间,时光奇妙又飞快。

忽然,她撩起面纱一角,靠近自己。

肿胀的眼睛骤缩,只见小巧的下巴贴上来,他来不及反应,白嫩的耳垂上有抹祖母石的莹润一晃而过,鼻尖留下一缕药香,原来女人用牙齿咬断了线结。

“好了。”药香远去。

他瞳孔深邃,冰冷又复杂,阿祇的目光丝毫没有盯着男人看的不妥,处理好的伤口匀称整齐,缝合后肿胀的半张脸,看起来有点像弗兰肯斯坦创造出的“科学怪人”,她十分满意,连日的孤独冷清也缓和下来。

二人对视,各有世界。

阿祇终于收回目光,四下翻找,摆了些饼子和浆果在他面前,“别碰伤口,吃的放这里,我去找水。”

裙角随女子起身在他面前飘走,站在佛塔出口。

纤细的身影驻足,层层罩衣里裹着的女子转身,又道:“包袱里有肉脯,但佛塔给了你我庇护,敬畏生灵是我们的本分,过几日等你伤好了都送你。”

男人默然不语,阿祇知他听懂了。

风沙过后的西域,又是碧空万里,夜晚寒风刺骨,但白天的气温变得越来越暖,不知不觉已夏日降至。

阿祇走出佛塔后,四处端详,这座佛塔背靠山丘,面对荒野,周围的绿色植被稀疏,水源相隔的比较远,是典型的佛教“串堵波”,即专门收藏安放“舍利子”的地方。

她朝佛塔诚心地拜了拜,招呼着努尔远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