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91章 此地不宜久留

第91章 此地不宜久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千里之外的京都,沈知白被贬之前,朝中暗流涌动,没人知道皇帝的病情再次反复。

自年前病重之后,赵炅的身体每况愈下,曾经在战场上的旧伤,成了拖垮了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医院院正把着脉,眉头越皱越紧::“陛下,恕臣直言,您这脉象可不太好。”

“咳咳咳,”榻上的皇帝喘了口气,放下批阅奏折的笔:“说罢,朕还有几年光景。”

哪怕是盛夏,赵炅的屋内也是闭着门窗,生怕有一丝风漏进来。

“若将养的当,五年不成问题,只是那丹药...”院正神色凝重:“还是要少吃,多了怕是有损寿数。”

赵炅没说什么,只挥挥手:“下去吧,管好你的嘴。”

“微臣告退。”

赵炅并没有将太医的话放在心上,实在是之前病重,全靠着这秘药控制箭伤腿疾,若照御医的治法,估计他到现在还躺着呢。

只是眼看身体越来越差,太子之位空悬,西边又起战事,赵炅为了稳住辽国,不得不在八月遣使求和。

不过也没关系,反正使臣前去求和也不过是托词,又没带正式的国书,只要他们安分一些时日,等老三平稳的坐上太子之位就行。

是的,在四皇子到处联络世家,小动作不断,想要谋取开封府尹之位时,皇帝就已经动了册立太子之心。

赵炅清晰地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

萧太后终于在大半月后接到了西夏探子的回报,彼时李继隆已经得胜回朝。

这一切和耶律休哥估计得差不多,姜还是老的辣。

九月中旬宋朝的使臣再一次前往求和。

原本迎接李殊的将是一场腥风血雨,但好在萧太后最终并没有答应宋朝的求和,而是命使臣归国,携带正式文书后另行商谈。

且对李殊施以援手,亲自出手提拔了李殊,算是对他一心为国的肯定,虽然最终判断失误,可出发点是好的。

这才算保住了李殊一条小命。

同一时间,沈知白即将正式踏入蜀中地界。

因着白露一行人吸引了所有视线,加上装扮得当行事小心,所以她南下这一路还算平静。

从开封出发之后,沈知白四人经洛阳、长安,而后由汉中走金牛道入蜀。

“老爷老爷快看、那儿卧着好大一头牛!”

连日赶路,沈知白已经累得不行了,正在马车上打盹儿,被小满拉了起来。

困得不行的沈知白微微睁开眼,远处一座高山拔地而起,犹如一头巨牛静卧大地,牛头牛尾清晰可见,十分逼真。

“这是到哪儿了?”

车外的虎大笑答:“刚过蒹葭关,距离剑门关约莫还有二百里地,估计再有一天时间就能入蜀。”

沈知白松了口气,一路提心吊胆,总算是要到了,只希望最后这段路别处什么岔子。

怕什么来什么。

中午几人在茶棚外歇凉,店里的伙计隐秘的将人打量了一番后,视线停在虎大瞎了的那只眼睛上,立刻殷切的出来迎客。

“客人可要进来歇歇脚,咱们家凉茶在井里镇着,好喝勒消暑解渴!”

沈知白一合计,索性就地吃点东西再走,领着人进了茶棚。

“小二,先来几碗凉茶,在上些饭菜,动作快啊。”

“得勒!”店小二脚步轻快的进了店里,冲着店家微微点头,才提了茶壶出去。

“客官稍等,先喝着茶,饭菜这就来。”

越接近蜀地,天气岳炎热,九月的秋老虎很是厉害,井水镇过的茶水冰凉沁人心脾,四人围坐一桌,小满贴心的替主子斟茶。

小二一边上菜一边搭话:“几位爷打哪儿来,这是去哪儿啊?”

虎大虎二都不吭声,小满搬出惯常用的那套说词:“咱们去蜀中收茶,赶着九、十月秋茶正好,想着早些去,听说这里的茶叶都是自己家种的,便宜。”

“嚯,厉害呀,没看出来你家少爷年纪轻轻,都能自己做生意了。”小二倒是健谈,接起话茬就聊。

“这蜀地也是倒了霉,这几年是天灾人祸不断,幸得来了位好官,这才有活路。”

“哦?”

聊得正酣时,虎大耳朵微动,立即变了脸色,凑过去低声耳语。

“快走,此地不宜久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