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47章 流民征兵

第47章 流民征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客官,你要的笔墨。”小二领了赏银,笑嘻嘻的下了楼去,也不管这客人要笔墨干啥。

管他的,有钱拿就行。

街上抓人的闹剧还在继续。

掌柜的回想了半天,瑟缩着交代:“是、是两个宋人!”

“宋人?可是一个姓张的一个姓李的?!”

城中在一日间被查封了好几家酒肆,全是因为犯今上名讳。

“好、好像是?”

地处繁华的上京,掌柜的每日接待不少客人,偶有兴致上来的,时常提笔作诗作画,说是什么文人风雅。

他虽看不懂,可也因为这些能引来更多客人,从未多加阻拦,谁知竟会惹下如此祸事。

李殊在二楼听得清楚,此时探出半边身子,大笑着问道:“这位官爷是在找我们兄弟二人吗?”

这边的动静引来楼下官差的注意,低伏在地的掌柜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也顾不得仔细辨认指着李殊大喊。

“就是他!真的不关我的事啊!大人冤枉啊!”

“给我搜!”

一队士兵二话不说,朝着这边过来,李殊对面的张文一看打头之人,立马站起身,尿遁而去。

谁知道刚走到楼梯口,就撞上拾阶而上的士兵,张文退后一步,让出路来。

为首之人和他擦肩而过,后又回头看了好几眼。

怎么总觉得这人有些眼熟?算了,先抓人要紧。

张文摸了摸满脸的络腮胡,暗自松了口气,快速溜出门去,临近十月,上京的风中充斥着些许凉意。

因着刚刚官差当街拿人,四下都没什么人,张文加快脚步离开。

窗前站着的确实是一个宋人,这年头宋辽交战,一般出现在这里的宋人,大多是些生意人,他们只求财,行事十分低调,少有嚣张成这样的。

为首之人低头看着桌子上的字迹,和对面酒肆墙上如出一辙。

挥挥手,示意手下拿人,抄着略显生涩的宋朝官话问。

“你叫什么?你的朋友呢?”

李殊昂头一笑:“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李殊!朋友张文刚出去。”

那个十分面善的人?

“追!”手下纷纷散了出去。

“你知不知道我们圣上叫什么?”对方十分玩味儿有些悲悯的看着李殊,显然以为他不懂辽语,无意见犯了名讳。

“知道,”李殊用辽语回答:“文殊奴,你们圣上的名字很好,在下有意借取之。”

对方没料到他的辽语,比自己的宋语还好,十分吃惊,更吃惊于在这上京城中,还有人敢藐视天威。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李殊跟张文学起了辽语进步神速,现在已经能够应对基本对话。

“带走!”

李殊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步,辽人对于犯名讳之事处罚并不多严厉,他还以为得在等上一等。

看来比预想的要容易不少。

眼见

而此时,河南河北一带的旱情已经更加严重,许多小的支流开始有干涸断流之相。

好在荞麦已经进入挂果期,眼看着就快熟了。

只是各村连井水都有些供不应求。

土地上开始出现皲裂,连京都开封府的菜价、粮价都开始节节攀升。

还有两天就要进入十月,已经连续月余没有降雨,明明早已入秋,气温却并没有降下来多少,各地上报热死的牲畜、庄稼,旱情的严重程度还在持续不断地上升。

——已经开始有人因为夏秋连旱而活活饿死、各地也开始出现流民。

今年夏日干旱严重,毫无准备之下,百姓地里的庄稼或减产、或直接枯死颗粒无收,都靠着存粮度日,虽然今年税收有所降低,但也得交税啊!

朝中一应大臣已经从客观因素找到主观因素上了。

纷纷开始暗中指责皇帝,来来回回还是那几件事,赵炅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得位不正、对手足痛下杀手,哦,还得让他下罪己诏。

有这些功夫,不如想想怎么解决此事。

“陛下,童子科一事,还望陛下三思,自古未有女子入朝之先例,现在旱灾连连...沈知白一事也请陛下三思。”

哦,今年还多了个理由,女子为官惹怒了上苍。

这决定明明是前不久,经过商议之后,大家一起下的决定,怎么的,又要他背锅?

唉。

赵炅忽的对千夫所指的沈知白,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感。

“此事不必再议,讲一讲解决方法。”

沈知白河江御已经在赴任的路上了,金口玉言,怎么还要让他堂堂一个皇帝,出尔反尔吗?

“陛下!为百姓生计着想,还望陛下前往相国寺祈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