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33章 立储之争

第33章 立储之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年太祖皇帝传位于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当今陛下。

太祖之死本就充满了蹊跷,历朝历代可都没有兄终弟及的先例。

好,就算真是兄终弟及。

那么下一任皇位继承人也该从亲王中挑选,可是陛下唯一的弟弟赵廷美早在七年前,被贬至房州,并于两年后去世。

冯拯一众始终认为皇位该回到太祖一脉手中。

可太祖的两个儿子,一个赵德昭,随今上北伐归来后挥刀自尽,终年二十九岁。

另一个赵德芳,则不明不白的死在梦中,终年二十三。

就在叔父赵廷美去世后,大皇子赵元佐就忽然疯了。

这一些列的事情,可不像是巧合。

有消息说,赵元佐提前知道了陛下要对赵廷美动手,百般苦求却没能阻止,怒急攻心之下失了心智。

所以太祖一朝的老臣们更愿意支持太祖一脉。

——哪怕是太祖的儿子们死绝了,也要推着孙子上位!

所以当堂吵得不可开交,就差没有打起来。

直到寇准扛着两方压力,言明立储之事为时尚早,不妨晚几年在谈。

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跟捅了马蜂窝似的,被群起而攻之,最后朝会匆匆散去。

赵炅情绪缓和下来:“罢了罢了,等元僖在历练两年吧,唉,朕真是拿你没法。”

这时候将自己儿子推上储君之位还不成了个活靶子?

就今早这个情况,怕是元僖还压制不住。

这寇准敢于直言,对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就是性格过于刚直,时常让赵炅又爱又恨。

不过这件事情上,他说的的确没错,自己这个皇帝还没开口呢,这些个拥立太子的声音就出来了。

这天下毕竟还是他赵炅的天下,也是时候敲打敲打那些老臣了。

出了宫门,一众人等对寇准简直避如蛇蝎,这人再三得罪宰相和二皇子一党,现在又得罪了以冯拯为首的守旧派,又行事狂放,还是远着点好,免得受到牵连。

这寇准真是在孤臣一道上越走越远了。

只剩下同年李沆和他并排走在官道上。

“平仲啊,你这脾气得改改,须知过刚易折,低调行事才好。”李沆语重心长的道。

“你看敏中,这些年在大理寺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寇准忍不住反驳:“敏中不与他们同流合污是对的,没收上来的赃款赃物,本来就不能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平仲应有自己的理解才是。”

李沆、向敏中,王旦和寇准都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即是同年又是同榜。其中又以寇准年龄最小,所以大家对他都多有照拂。

向敏中这些年一路升迁至暂代判大理寺一职,大理寺一向有没收赃物分给执法官吏的潜规则,偏偏他向敏之不接受。

这些年来,处处被人排挤,过得很是艰难。

“李大哥放心,今日之事,陛下早有决断,你看在场的几位,全都是些年轻面孔。”

“若真有心要立二皇子为太子,今天在勤政殿的就不该是我们,而是赵普那群老臣。

就算陛下偏向二皇子,这立储之事,臣子也不该过多插手。”

李沆也清楚寇准所言非虚,只是觉得他行事过于直率了些,这性子也不知是好是坏。

“唉!”

————

谁知,当天下午李沆就去了寇准家中宣旨。

“寇准接旨!”

“奉天承运...在殿中奏事之时,寇准直言敢谏,不畏天威,其心可昭日月,其忠可鉴古今。

朕以军国之事为重,正需贤才以辅弼。今特擢寇准为枢密直学士,入枢密院,参与军国机务,掌侍从规谏,以备顾问应对。钦此!”

“恭喜平仲,又进一步!”

寇准急忙起身:“李兄莫要笑我才好,走走走,进屋小叙!”

“不急,你可知这宣旨的差事还是我抢来的?”

这翰林院的日常,除了修史实、修书立传,就是拟旨宣旨。

这有什么好抢的?

看出他的不解,李沆苦笑一声。

“你可知同一时间,陛下发出了两道圣旨。”

寇准脱口而出:“冯拯怎么了?”

“唉,我们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去求见,触怒陛下,被谪至岭南。”

寇准跟冯拯一向不太对付,可也忍不住兔死狐悲,难免凄凉。

“现下可好,你成众矢之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