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嘻嘻。
走出酒楼已是黄昏时分,江御缓步走在这繁华热闹的街头,不设宵禁的傍晚十分热闹。
扑面而来的温热夜风中,夹杂着沿街的叫卖声、小孩的嬉戏声和店家揽客的声音。
活脱脱的生活百态,百姓安居乐业,真好。
江御寻了城中最大的书画铺子,先进去看了看字画,整个铺子分上下两层,正中间是几幅巨大的行书,水平都十分不错,看来是来对地方了。
据说当今圣上十分热爱书法,每日必定抽出时间习字。
尚文之风从上自下,一脉相承。好的字画、墨宝就有了更大的市场。
“好字好字!”一个老者远远的看着一幅字,临摹起来。
——是的,此处不仅售卖字画,还提供笔墨,供客人临摹。
据说写得好的,店家还会买下来。
这个时间点,大多吃过晚饭的都出来消食了,铺子里的人还挺多。
有些在围观老者写下的字,好一番品头论足。
江御抚了抚面前铺开的纸张,提起笔来,一篇温泉铭缓缓书就。
‘...铄冻霜夕,飞炎雪晨,林寒尚翠,谷暖先春...’
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人静静的站在江御身后,看他写下这幅名篇。
“看这笔锋,颇有王羲之之风啊!”另一位少年感慨:“他这年纪能有这笔力,真是不俗!”
“嘘--”中年人转过身,示意他噤声。
少年的夸赞迅速引来不少人围观。
“的确是颇有二王之风啊,厉害厉害!”
一盏茶的功夫后,执笔的少年额间沁出汗珠,手依然稳如泰山,写下了最后一句。
‘...人世有终,芳流无竭。’
江御放下笔,揉了揉有些酸涩的手腕。
“好!!”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哎,这位小兄弟,敢问您是师从何人?”铺子中的人想问问他的来历。
“起开,哎你这字卖不卖!开个价,大爷我买了!”
他家有的是钱,就差些风雅之物点缀,免得时常被人指指点点,说他是土大款。既然这字大家都说好,那肯定错不了。
“你看的明白吗,就买?哼,暴殄天物。”一个文人出言相讥。
一买字的商人一时语塞,他真要看得明白就自己写了,何苦上赶着来买?
“那你能看明白?嗨,说说呗!”
众人的目光汇集过来,文人十分享受般,自得的开口。
“这字点画骨肉匀亭,雍容华美,笔笔灵活婉转,很是有《兰亭序》的笔意。
你看这‘春’字,上半部分的凸起,在看这‘结’字险绝平稳,啧啧啧,章法激荡起伏交错纵横,及具视觉冲击力...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商人问到。
来这铺子里的,多少都懂一些,这文人说的确实没错,评价也算中肯。
“可惜这么好的笔法,不写兰亭序,这是写的什么东西?简直浪费天赋。”
确实,自前朝以来,书法风格多收到王羲之、王献之二位的影响,笔力尚可的情况下,自然是以兰亭序为佳。
“估计是只有那几个字仿的好了,这作品得打个折,二十两顶天了,真是可惜。”
那商人听了这话,笑嘻嘻的套近乎:“我也不欺负你年纪小,这样吧,我添点儿,二十二两怎么样?”
“二百两,少了不卖。”少年一语石破天惊。
...
场面尴尬起来。
那文人高声喊道:“想钱想疯了吧你?”
“小小年纪,狮子大开口。”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铺子的老板是个老人,扶着栏杆从二楼下来,没听见文人的话,只看了看这字。
“小兄弟若肯出手,这字我出二百两。”
“哇——”
这铺子虽经营多年,老板眼力向来不俗,但这高昂的价格仍让人十分吃惊。
刚刚还高谈阔论的文人,此时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
“他这字虽然有些笔力,可仿得并不算好,哪里就值这么高价了?”